小儿麻痹症随年龄增长会在运动、呼吸、骨骼肌肉系统及生活质量等方面产生诸多影响,老了的患者需注意日常护理康复,避免不良姿势,定期检查,专业指导下康复训练,家人给予关心照顾以提升生活质量
一、运动功能方面
小儿麻痹症主要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无力、萎缩和瘫痪。随着年龄增长,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运动功能进一步退化的情况。例如,长期肌肉无力和瘫痪的肢体可能会发生关节畸形,影响肢体的正常活动范围。由于肌肉力量不足,患者在行走、站立等方面可能会面临更多困难,甚至可能逐渐丧失独立行走的能力。而且,长期的运动功能障碍还可能导致身体其他部位的代偿性改变,加重运动系统的负担。
二、呼吸功能方面
部分小儿麻痹症患者可能累及呼吸肌,在年轻时可能症状不明显,但随着年龄增长,呼吸功能可能会逐渐下降。例如,呼吸肌无力可能导致肺活量减少,在活动时更容易出现气促等表现。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增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进而对整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三、骨骼肌肉系统方面
由于患病肢体肌肉萎缩、无力,骨骼可能会出现发育异常。随着年龄增加,可能会出现脊柱侧弯等骨骼畸形问题。脊柱侧弯不仅会影响身体的外观,还可能进一步压迫心肺等重要脏器,影响呼吸、循环等功能。同时,长期不正常的骨骼肌肉力学结构还可能导致关节退变加速,引发关节疼痛等症状。
四、生活质量方面
随着年龄增长,小儿麻痹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生活质量下降。例如,在自理能力方面,穿衣、洗漱等活动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在社交方面,由于行动不便等原因可能会减少外出和社交活动;在就业等方面也会面临更多限制。而且,长期的身体不适和功能障碍还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小儿麻痹症老了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日常的护理和康复。在生活中要避免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防止骨骼畸形进一步加重。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尤其是呼吸、心肺等方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康复方面,要根据自身情况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维持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家人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帮助患者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升其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