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有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方式。非手术包括观察随访(轻度且骨骼未成熟定期查X线)、支具治疗(Cobb角20-40度且骨骼未成熟时佩戴)、康复训练(专业指导下的特定训练);手术指征为Cobb角大于40-50度且骨骼成熟或骨骼未成熟但侧弯进展快、支具无效,方式有后路融合术等,不同患者治疗中需注意自身相关事项。
支具治疗:当脊柱侧弯Cobb角在20-40度之间且骨骼未成熟时,可考虑佩戴支具。支具类型有很多种,如Milwaukee支具、Boston支具等。佩戴支具时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每天佩戴一定时长,一般每天需佩戴16-23小时。例如对于10岁左右骨骼未成熟的女孩,脊柱侧弯Cobb角25度,应佩戴合适支具,并定期复查,根据侧弯进展调整支具。支具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外力限制脊柱侧弯的发展。
康复训练:包括特定的体操训练、肌肉拉伸和强化训练等。例如侧弯部位的针对性肌肉拉伸,以及核心肌群的强化训练。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脊柱侧弯情况。对于青少年患者,可在学校或康复机构安排专门的训练课程,利用课间或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增强脊柱周围肌肉力量,平衡肌肉力量,从而对脊柱侧弯起到一定矫正作用。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当脊柱侧弯Cobb角大于40-50度(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不同略有调整)且骨骼已成熟,或虽然骨骼未成熟但侧弯进展迅速,支具治疗无效时,需考虑手术治疗。比如骨骼成熟的成年人,脊柱侧弯Cobb角45度,影响外观和功能,可考虑手术。
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脊柱后路融合术、前路融合术等。以脊柱后路融合术为例,通过在脊柱后方植入内固定装置(如椎弓根螺钉等),并融合侧弯节段的脊柱,以矫正和稳定脊柱。手术过程需要精准的操作,根据患者具体侧弯情况设计手术方案。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潜力,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和融合范围,尽量减少对脊柱生长的影响。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不同事项。比如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生活中要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避免长时间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女性患者在支具佩戴或手术前后要考虑自身生理特点;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曾有脊柱相关疾病史,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综合评估病史对治疗的影响,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