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护理需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温度22-24℃,湿度55%-65%;保证小儿充足休息,取半卧位或抬高床头;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饮水,婴幼儿少量多次进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咳嗽咳痰情况;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拍背或雾化吸入助排痰;新生儿和小婴儿护理更细致,注意保暖、操作轻柔,关注精神状态。
休息与体位护理
保证小儿充足的休息,减少活动量。对于婴幼儿,要尽量减少哭闹,因为哭闹会加重呼吸困难。可采取合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抬高床头,这样有利于呼吸,减轻肺部淤血和呼吸困难。半卧位能使膈肌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利于呼吸肌的活动,从而改善呼吸功能。
饮食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饮食。鼓励小儿多饮水,每日摄入量约1500~2000ml,以保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利于痰液稀释和排出。对于婴幼儿,若因呼吸困难影响吸吮,可少量多次喂奶或进食,避免呛咳。充足的营养摄入有助于提高小儿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而充足的水分摄入可防止痰液黏稠难以咳出。
病情观察护理
密切观察小儿的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若小儿体温持续升高或有呼吸困难加重、面色发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正常小儿体温一般在36~37.2℃,呼吸频率随年龄不同而有差异,婴幼儿呼吸频率较快,若呼吸频率明显增快,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提示病情加重。同时,注意观察小儿咳嗽、咳痰情况,如痰液的颜色、量等,若痰液由清稀转为黄绿黏稠,可能提示有继发感染等情况。
呼吸道护理
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采用吸痰器吸痰或轻拍背部促进痰液排出。拍背时要注意力度,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拍小儿背部,每次拍3~5分钟,每日2~3次。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小儿,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及时清理分泌物可防止呼吸道堵塞,改善通气功能。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由于其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护理时要更加细致。要注意保暖,但避免过度包裹影响呼吸。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如喂哺时防止呛奶,吸痰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等。因为新生儿和小婴儿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任何微小的护理不当都可能加重病情。同时,要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若出现拒奶、嗜睡等情况,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