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青壮年(男性略多),诱因常为受凉等致抵抗力下降,儿童、老年人等也可患病,病理分期有充血水肿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溶解消散期,临床表现有起病急骤的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及相应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等异常,病原学可查致病菌,影像学有相应表现,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妊娠期女性患病各有特点。
病理分期
充血水肿期:发病1-2天,肺组织充血水肿,肺泡内有大量浆液性渗出物,含少量红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此期患者可出现高热、寒战、咳嗽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等非特异性表现。
红色肝变期:发病3-4天,肺泡内充满红细胞、纤维素等,病变肺叶实变,质地如肝,患者咳铁锈色痰,由于病变肺叶实变,胸部体检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等。
灰色肝变期:发病5-6天,肺泡内红细胞逐渐被中性粒细胞取代,病变肺叶依然实变,但颜色变为灰白色,患者仍有咳嗽、咳痰等症状,痰量减少,可呈黏液脓痰,影像学检查可见大片致密阴影。
溶解消散期:发病1周后,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使渗出物中的纤维素被溶解,肺组织逐渐恢复正常,患者体温逐渐下降,症状明显改善,影像学检查示实变阴影逐渐消散。
临床表现
症状:起病急骤,常有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多为稽留热,伴有寒战、咳嗽,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黏液脓性痰,典型者咳铁锈色痰,还可伴有胸痛,疼痛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重,部分患者有呼吸困难等表现。
体征:早期可无明显异常体征,随病情进展,病变部位可出现叩诊浊音、语颤增强、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等,消散期可闻及湿啰音。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可有核左移现象。
病原学检查:痰涂片革兰染色可见阳性球菌,痰培养可明确致病菌,血培养在有菌血症时可检出致病菌。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在充血水肿期可见肺纹理增粗,随病情进展,红色肝变期和灰色肝变期可见大片均匀致密阴影,溶解消散期阴影逐渐吸收,可呈散在、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大叶性肺炎,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密切观察体温、呼吸等变化;老年人大叶性肺炎可能临床表现不典型,如发热不明显等,更要加强病情监测;妊娠期女性患大叶性肺炎时,用药需谨慎,要充分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