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接触过敏原,了解自身及季节性过敏原并采取防护;保持良好生活环境,注意室内空气质量、避免刺激性物质;适度运动,选合适运动并注意运动中的身体反应;规律就医与监测,定期复诊、自我监测肺功能;接种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反复下呼吸道感染者可考虑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来预防哮喘相关情况。
避免接触季节性过敏原:在花粉传播季节,花粉过敏者应减少外出,尤其是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通常是早晨和傍晚),外出时可佩戴口罩、眼镜等防护用品。
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
室内空气质量:维持室内合适的温度(一般18-25℃)和湿度(40%-60%),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可能诱发哮喘。定期通风换气,减少室内灰尘、霉菌等。可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
避免刺激性物质:家中不应饲养宠物,因为宠物的毛发、皮屑等可能成为过敏原;避免使用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清洁剂、香水等;吸烟者应戒烟,且避免处于二手烟环境中,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呼吸道,诱发哮喘发作。
适度运动
选择合适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在寒冷、干燥或污染严重的空气中运动。可选择在空气清新的时段进行如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游泳对哮喘患者较为友好,因为水的浮力能减轻呼吸道的压力。运动前可进行热身,运动过程中注意呼吸节奏,若出现哮喘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
规律就医与监测
定期复诊:哮喘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诊,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定期带孩子进行检查,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病情控制情况合理调整治疗措施。
自我监测:学会使用峰流速仪等工具监测呼气峰流速,了解自己的肺功能变化。记录哮喘日记,包括症状发作的时间、频率、严重程度以及诱发因素等,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例如,若发现峰流速值较平时明显下降,可能提示哮喘发作或加重,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疫苗接种
流感疫苗:哮喘患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因流感病毒感染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儿童哮喘患者尤其需要按时接种流感疫苗,因为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流感对他们的健康威胁更大。接种流感疫苗一般在流感流行季节前进行,可到当地社区医院或预防接种门诊接种。
肺炎球菌疫苗:对于反复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哮喘患者,可考虑接种肺炎球菌疫苗,降低肺炎球菌感染引发哮喘加重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