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可由宫内感染、分娩过程中感染、产后感染引起,宫内感染中胎儿胎龄越小风险越高,分娩过程中感染与产时病原体、分娩相关因素有关,产后感染有呼吸道途径、血行感染等途径且新生儿自身因素易致产后感染肺炎。
一、宫内感染引起
病原体来源及感染途径:孕妇在孕期受到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等病原体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引发宫内感染性肺炎。例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B族链球菌等都可能成为宫内感染的病原体。孕妇在孕期若有生殖道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病原体容易上行感染胎儿。
胎儿年龄及相关影响:胎儿在宫内感染时,胎龄越小,发生宫内感染性肺炎的风险相对越高。早产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更不成熟,在宫内感染后更易出现严重的肺炎表现,如呼吸窘迫等情况。
二、分娩过程中感染引起
产时感染的病原体及途径
细菌感染:分娩过程中,如果产妇产道内存在细菌,如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等,胎儿通过产道时可能吸入被细菌污染的羊水或阴道分泌物而感染肺炎。例如,产妇在分娩前有产程延长、胎膜早破等情况,产道内细菌定植增加,胎儿感染风险升高。
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等也可在分娩过程中感染胎儿。胎儿通过产道时直接接触到母体产道内的病毒而致病。
与分娩相关因素及对新生儿的影响:分娩过程中的窒息、产程异常等因素会增加新生儿吸入感染的风险。对于足月儿和早产儿来说,在分娩过程中感染都可能导致肺炎发生,且感染后可能迅速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等肺炎相关症状,影响新生儿的呼吸功能。
三、产后感染引起
感染途径及常见病原体
呼吸道途径:新生儿出生后,如果与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人员密切接触,如家人感冒等,病原体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给新生儿,引起肺炎。常见的病原体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血行感染:新生儿其他部位有感染,如脐炎、皮肤感染等,病原体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引发肺炎。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可通过血行播散至肺部。
新生儿自身因素及产后感染的关联: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自身免疫系统不完善,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较弱,更容易在产后发生感染性肺炎。产后喂养不当、保暖不佳等情况也可能降低新生儿的抵抗力,增加产后感染肺炎的几率。比如,新生儿保暖不足导致体温过低,会影响其呼吸等生理功能,同时也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而引发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