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耳畸形扩张法耳再造先于耳后乳突区植入合适扩张器并定期注水扩张,要保扩张器周围皮肤清洁防患儿搔抓碰撞,皮肤充分扩张后取出扩张器依正常耳廓雕刻软骨支架植入,术后需保手术部位清洁干燥防污染约束好动患儿,还要保护再造耳廓避碰撞并定期复诊观察形态恢复情况。
一、皮肤扩张阶段
1.扩张器植入:在小耳畸形患者耳后乳突区植入皮肤扩张器,这是扩张法耳再造的第一步。根据患者耳部缺损情况及皮肤条件选择合适型号的扩张器。对于儿童患者,因其皮肤弹性较好,扩张器植入相对较易操作,但需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植入后需定期进行注水扩张,通过注射壶向扩张器内注入生理盐水,逐步扩张耳部周围皮肤,一般每周注水1-2次,每次注水量根据皮肤扩张情况调整,以皮肤无明显疼痛、缺血等不良反应为准,此过程通常持续数周至数月,直到皮肤扩张量足够覆盖即将构建的耳廓支架。
2.注意事项:皮肤扩张阶段要严格保持扩张器周围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儿童患者由于自我保护意识差,需家长密切看护,避免患儿搔抓或外力碰撞扩张部位,一旦发生感染或扩张器移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处理,因为感染可能导致扩张失败,影响后续耳再造手术。
二、耳再造阶段
1.软骨支架制备与植入:当皮肤扩张充分后,进行耳再造手术。首先取出扩张器,然后根据对侧正常耳廓的形态、大小等特征雕刻自体肋软骨或人工材料制成的软骨支架,将制备好的软骨支架植入扩张后的皮肤下,构建耳廓的基本形态。手术过程中需精准操作,确保软骨支架位置准确、稳定,以保证再造耳廓的外形自然、对称。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软骨的取材和雕刻略有差异,儿童患者肋软骨相对较软,雕刻时需更精细,成人患者肋软骨硬度相对适中,操作相对方便,但都要遵循解剖学原理保证耳廓结构的准确性。
三、术后护理
1.伤口护理:术后要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儿童患者因好动,更需注意避免伤口被污染,家长要协助做好伤口周围的清洁工作,必要时可适当约束患儿活动,防止因搔抓等导致伤口裂开或感染。
2.耳廓保护:术后需注意保护再造耳廓,避免外力碰撞、压迫等。儿童患者家长要加强看护,避免患儿在玩耍等过程中碰到再造耳廓,影响耳廓形态的恢复。同时,要定期复诊,观察耳廓的远期形态变化及皮肤的恢复情况,根据恢复状况进行相应的后续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