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包括症状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有灰白色均匀有鱼腥臭味等症状及相关特殊情况;妇科检查观察阴道黏膜无明显充血及分泌物性状符合特点;实验室检查有线索细胞检查、pH值测定、胺试验及微生物学培养等,孕期等特殊人群诊断需谨慎。
一、症状询问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多呈灰白色,质地均匀,有鱼腥臭味,尤其在性交后臭味会加重;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轻度的外阴瘙痒或灼热感。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孕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症状可能更明显或有其特殊性。
二、妇科检查
1.阴道黏膜观察:可见阴道黏膜无明显充血等炎症表现,这与其他一些阴道炎(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有区别,其他阴道炎往往有明显的阴道黏膜充血等表现。
2.分泌物性状检查:检查阴道分泌物的外观、质地等,细菌性阴道炎的分泌物符合前面所述的灰白色、均匀质地、有鱼腥臭味等特点。
三、实验室检查
1.线索细胞检查:取阴道分泌物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线索细胞。线索细胞是细菌性阴道炎的特征性细胞,其特点是阴道鳞状上皮细胞表面粘附大量加德纳菌等厌氧菌,使细胞边缘模糊不清。如果线索细胞阳性,对诊断细菌性阴道炎有重要意义。
2.pH值测定:正常阴道分泌物pH值多在3.8-4.4之间,而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pH值升高,多大于4.5。这是因为阴道内菌群失调,产生胺类物质等导致pH值改变。
3.胺试验:取阴道分泌物少许放在玻片上,加入10%氢氧化钾溶液1-2滴,若产生烂鱼样腥臭味即为胺试验阳性,这是由于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分泌物中存在可产生胺的细菌,在加入氢氧化钾后释放出胺类物质产生臭味。
4.微生物学培养:有时会进行阴道分泌物的微生物学培养,以明确是否有相关病原菌的感染,并且可以进行药敏试验等,不过相对来说线索细胞检查、pH值测定、胺试验等初步检查更为常用和简便。
对于特殊人群,例如孕期女性,在诊断细菌性阴道炎时要更加谨慎,因为孕期激素变化等因素可能影响症状表现,同时要考虑到对胎儿的影响,在进行实验室检查等操作时要遵循相应的安全规范,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曾有过阴道手术史等,在妇科检查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引起不适或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