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观察步态等初步判断;影像学检查中X线可初步筛查但早期敏感性低,CT能更清晰显示早期病变,MRI是早期诊断最敏感准确方法;实验室检查炎症指标无特异性,主要辅助排除其他疾病及鉴别诊断。
一、体格检查
通过观察患者步态、髋关节活动范围等初步判断。股骨头坏死患者可能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外展、内旋活动受限较为常见。例如,患者主动或被动进行髋关节外展时,活动幅度明显小于正常人群。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股骨头密度改变、囊性变、塌陷、关节间隙变窄等。X线片能初步筛查,但对于早期病变敏感性相对较低,一般作为初步的影像学筛查手段,可观察股骨头的大体形态和关节间隙情况。
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X线表现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依据股骨头的骨质结构变化来判断。例如,儿童患者股骨头坏死在X线表现上有其独特的分期特点,而成人患者则有相应的成人分期表现。
2.CT检查
能更清晰地显示股骨头内部结构,对于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较高。可发现X线不易察觉的微小骨质改变,如骨小梁的细微断裂、早期的囊性变等。能更准确地判断股骨头坏死的范围、程度以及髋关节周围骨质的情况,对于病情的评估和分期有重要意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饮酒者、长期使用激素者等,通过CT检查能更早发现股骨头的早期病变。
3.磁共振成像(MRI)
是目前早期诊断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最敏感和准确的影像学方法。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骨髓出现水肿、充血等改变时,MRI就能检测到异常信号。典型表现为T1加权像上股骨头前上部出现低信号区,T2加权像上呈现高信号的“双线征”等。MRI对于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早期病变检测都有很高的敏感性,尤其是对于有高危因素(如长期使用激素、酗酒等)的人群,定期进行MRI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股骨头坏死。
三、实验室检查
一般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在部分患者中可能轻度升高,但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主要是用于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等,辅助诊断无菌性股骨头坏死。例如,感染性股骨头坏死与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在实验室检查上有不同表现,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鉴别诊断。对于有基础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患者,实验室检查能更好地了解全身状况,辅助判断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