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隔离休息、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选大环内酯类,早期用效果佳)、对症治疗(镇咳祛痰、控制惊厥),还有特殊人群(婴儿、儿童、孕妇)注意事项,婴儿易窒息等要特护,儿童防传播等,孕妇选影响小药物并监测胎儿。
一、一般治疗
1.隔离与休息:百日咳具有传染性,患者需隔离,一般隔离时间为40天左右。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避免刺激患儿引起痉咳。年幼患儿病情变化快,需密切观察其呼吸、面色等情况。对于婴儿,要加强护理,防止发生窒息等危险。
2.营养支持: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营养,由于痉咳可能导致进食困难,可采用少量多次喂养的方式,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对于营养不良的患儿,更要注重营养补充,以维持身体正常功能,促进康复。
二、抗生素治疗
1.药物选择:早期应用抗生素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首选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对百日咳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2.应用时机:在病程早期,即痉咳出现前应用效果最佳,病程超过2-3周后,使用抗生素对痉咳的缓解作用不明显,但仍可缩短排菌期,预防继发感染。对于新生儿百日咳,由于其病情可能更为严重,更应尽早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三、对症治疗
1.镇咳祛痰:可使用祛痰剂,如氨溴索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因痰液刺激引起的痉咳。对于剧烈咳嗽的患儿,可适当使用镇咳药物,但要注意避免抑制呼吸中枢。婴儿由于咳嗽反射较弱,使用镇咳药需谨慎,可采用雾化吸入等方式帮助祛痰。
2.控制惊厥:若患儿出现惊厥,可使用镇静剂,如地西泮等。惊厥可能与剧烈痉咳导致的缺氧等因素有关,及时控制惊厥可以避免进一步损伤。对于有惊厥史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密切观察,预防惊厥再次发生。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婴儿患百日咳时病情往往较重,容易发生窒息、呼吸暂停等情况。护理上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等。在使用药物时,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避免使用可能抑制呼吸的药物。
2.儿童:儿童患百日咳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免诱发痉咳。在学校等集体场所的儿童患病后,要及时隔离,防止疾病传播。同时,要保证营养摄入,促进身体恢复。
3.孕妇:孕妇患百日咳可能会影响胎儿健康,需要及时治疗。治疗时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红霉素等,并密切监测胎儿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