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过月龄与觅食表现、进食后状态判断饥饿,通过腹部表现、其他伴随表现判断肠胀气,二者有区别,有时宝宝肠胀气会有类似饥饿表现但进食后不缓解,需仔细区分,长时间哭闹不止难明确时建议及时就医。
一、饥饿的判断
(一)月龄与觅食表现
对于不同月龄的宝宝,饥饿时会有不同的表现。新生儿及小婴儿,当感到饥饿时,会出现嘴巴做吮吸动作,有的宝宝会将头转向妈妈的乳房或者奶瓶方向,呈现出觅食反射。比如出生1-2个月的宝宝,当把乳头靠近其嘴边,会主动寻找并贴近乳头。较大月龄的宝宝,可能会用手去抓嘴巴周围,或者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来表达饥饿。
(二)进食后的状态
如果宝宝是因为饥饿而哭闹,在进食奶液或者辅食后,会很快安静下来,并且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不再表现出饥饿相关的不适表现。例如,宝宝喝完120-150ml的奶后,精神状态变好,不再有烦躁不安等表现。
二、肠胀气的判断
(一)腹部表现
宝宝肠胀气时,腹部会有明显的表现。可以观察到腹部膨隆,用手触摸感觉腹部较硬。而且宝宝的双腿可能会呈现出屈曲状,经常会用力蹬腿。另外,宝宝的腹部可能会有咕噜咕噜的肠呜音,但这种肠呜音与饥饿时的肠呜音不同,肠胀气时的肠呜音可能会比较亢进或者伴有异常。
(二)其他伴随表现
除了腹部表现外,宝宝肠胀气时还可能伴有频繁吐奶的情况,吐奶量可能比正常进食后吐出的量稍多。同时,宝宝的情绪会比较烦躁,即使喂了奶,也不能像饥饿时那样很快安静下来,可能会持续哭闹,并且哭声可能比较尖锐、烦躁。另外,宝宝的睡眠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睡眠不安稳,频繁醒来等情况。
三、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总结
饥饿主要是通过宝宝的觅食动作、对食物的主动寻求以及进食后能较快安静来判断;而肠胀气主要是通过腹部的膨隆、硬实,双腿屈曲,吐奶、烦躁哭闹、睡眠不安等腹部及全身表现来判断。
(二)联系方面
有时候宝宝可能因为肠胀气而出现类似饥饿的表现,但进食后不能缓解不适。例如,宝宝可能因为肠胀气导致腹部不适,表现出类似饥饿的嘴巴吮吸动作等,但喂奶后仍然哭闹不止。所以需要仔细区分这两种情况,以便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对于小月龄宝宝,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各种表现,准确判断是饥饿还是肠胀气,从而进行合适的处理。如果宝宝长时间哭闹不止,无法明确是饥饿还是肠胀气,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判断和处理,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宝宝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