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不齐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常见于青少年与呼吸有关,多无明显不适;病理性可致心脏方面有心悸、胸闷、头晕,全身方面有乏力、黑矇等症状,出现相关持续不缓解或加重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一、生理性窦性心律不齐的症状
生理性窦性心律不齐在青少年群体中较为常见,通常与呼吸有关。吸气时心率会增快,呼气时心率则减慢,一般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多在体检做心电图时被发现,对日常生活通常没有影响,也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逐渐减轻。
二、病理性窦性心律不齐的症状
(一)心脏方面症状
1.心悸
患者会自觉心脏跳动不规律、心慌,能感觉到心跳过快、过慢或有间歇等情况。在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基础疾病引发病理性窦性心律不齐时,甲状腺激素增多会影响心脏的正常电活动和收缩功能,从而导致心悸症状较为明显。对于儿童患者,可能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哭闹等情况,因为儿童无法准确描述心悸感受,只能通过行为变化来体现。
2.胸闷
胸部有压迫感、憋闷感。例如冠心病患者出现病理性窦性心律不齐时,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就会引发胸闷症状。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更容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所以在患有相关基础疾病出现病理性窦性心律不齐时,胸闷症状可能更为突出。
3.头晕
当窦性心律不齐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到影响,脑部供血不足时会出现头晕。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起的病理性窦性心律不齐,会使心脏节律和频率异常,心输出量减少,进而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出现头晕。儿童若发生病理性窦性心律不齐导致头晕,可能会影响其活动能力和学习状态,表现为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
(二)全身方面症状
1.乏力
身体感觉疲倦、没有力气。在患有严重贫血合并窦性心律不齐时,血红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就会出现乏力症状。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有所不同,成年人可能工作时容易疲劳,儿童则可能活动耐力下降,比同龄人更易疲倦。
2.黑矇
短暂的视物发黑。这是因为心脏供血不足导致脑部短暂缺血,常见于严重的窦性心律不齐情况。比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相关的窦性心律不齐,会使心脏传导异常,心输出量骤减,引起黑矇。老年人发生黑矇时要特别警惕,因为可能增加跌倒受伤的风险。
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尤其是症状持续不缓解或逐渐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窦性心律不齐的类型和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