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主动脉夹层破裂的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因素如马方综合征;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使主动脉壁压力升高易致夹层;动脉粥样硬化致主动脉壁弹性降低、脆性增加;还有创伤、医源性因素、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等因素也会增加其破裂风险。
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是引发心脏主动脉夹层破裂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会使主动脉壁承受的压力持续升高,导致主动脉内膜受损,血液容易侵入内膜下,形成夹层。据相关研究,约70%-8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伴有高血压。高血压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盐饮食、肥胖、缺乏运动、长期精神紧张等。在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更容易患上高血压,进而增加主动脉夹层破裂的风险。男性和女性在高血压的患病率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来说,高血压对主动脉的损害是不分性别的。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会使主动脉壁的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导致主动脉内膜不光滑,血流的冲击容易使内膜破裂,血液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年龄、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逐渐增加;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脂质含量高,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形成斑块;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紊乱等原因,也容易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男性和女性在这些危险因素的暴露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男性吸烟率相对较高,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其他因素
创伤:胸部或背部的严重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可能直接导致主动脉内膜和中层受损,引发主动脉夹层破裂。这种情况在有明确外伤史的人群中需要重点关注,无论年龄和性别,外伤后出现胸痛等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排查。
医源性因素:一些医疗操作,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主动脉造影等,也可能导致主动脉夹层破裂。在进行这些医疗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以降低医源性主动脉夹层破裂的风险。例如在进行主动脉造影时,要准确把握操作技巧和造影剂的使用等,减少对主动脉壁的损伤。
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如主动脉缩窄等先天性疾病,会使主动脉局部结构异常,承受压力不均衡,容易发生夹层破裂。这类患者从出生时就存在主动脉结构的问题,需要在儿童时期就密切监测,成年后随着身体的发育和血压等因素的影响,发病风险逐渐增加,男性和女性患病风险无明显差异,但需要根据具体的先天性异常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监测和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