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典型临床过程分卡他期似感冒持续1-2周、痉咳期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鸡鸣样吼声可持续数周、恢复期咳嗽减轻消失,实验室检查靠发病早期鼻咽拭子培养百日咳杆菌确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特异性IgM抗体辅助早期诊断、PCR技术检测病原体核酸,预防需按程序接种百白破疫苗、确诊患者隔离3周或痉咳后4周、密切接触者用免疫球蛋白、保持环境通风良好及良好卫生习惯且特殊人群注意相关防护。
一、如何判断是否患有百日咳
(一)症状表现
百日咳的典型临床过程分为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卡他期类似普通感冒,有咳嗽、流涕、低热等症状,持续1-2周;痉咳期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剧烈且频繁,每次咳嗽可达数十声,咳嗽末伴有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此期可持续2-6周或更久;恢复期咳嗽逐渐减轻、消失,持续2-3周。婴幼儿患百日咳时,可能缺乏典型的鸡鸣样吼声,而表现为呼吸暂停、发绀等,需特别警惕。
(二)实验室检查
1.细菌培养:发病早期通过鼻咽拭子培养分离出百日咳杆菌是确诊的金标准,一般在卡他期或痉咳早期阳性率较高。
2.血清学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百日咳特异性IgM抗体,若IgM抗体阳性可辅助早期诊断。
3.PCR技术: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百日咳杆菌DN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快速检测出病原体核酸。
二、如何预防百日咳
(一)疫苗接种
儿童应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百白破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基础免疫通常在3、4、5月龄各接种1剂,18-24月龄加强接种1剂。接种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措施,可显著降低百日咳的发病风险及严重程度。
(二)隔离防护
百日咳患者具有传染性,确诊后需进行呼吸道隔离,隔离期一般为发病后3周或痉咳出现后4周。密切接触百日咳患者的易感人群,如婴幼儿、未接种疫苗或接种未全程免疫的儿童,可考虑使用百日咳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家庭中照顾百日咳患者的人员需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将病原体传播给他人。
(三)环境与卫生习惯
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机会。特殊人群方面,婴幼儿是百日咳的高危易感人群,家长需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若孩子出现疑似百日咳症状应及时就医;孕妇若接触百日咳患者,需密切观察自身及胎儿状况,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