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的诊断,体格检查可观察畸形、检查压痛、评估活动受限;X线检查正位片可看桡骨下1/3骨折及下尺桡关节间隙,侧位片能显示脱位方向;CT三维重建对复杂情况可精确显示骨折及脱位情况;MRI可评估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在检查表现上有相应差异。
1.观察畸形:查看前臂外观,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时,可能出现尺骨小头向背侧或掌侧突出的畸形,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因骨骼发育等因素有差异,儿童骨骼柔韧性好,畸形可能相对不典型。
2.压痛检查:检查桡骨下1/3部位及下尺桡关节处的压痛情况,压痛部位往往提示损伤所在,不同性别患者因肌肉发达程度等不同,压痛敏感程度可能有差异,生活方式不同的人,若有过度用臂等情况可能影响压痛表现。
3.活动受限:评估前臂的旋转、屈伸等活动范围,通常会出现明显的活动受限,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配合度问题需更耐心检查,病史中有前臂外伤史的患者更要重点关注活动受限情况。
X线检查
1.正位片:可观察桡骨下1/3骨折的情况,如骨折的部位、类型等,还能看到下尺桡关节间隙的改变,正常下尺桡关节间隙在正位片上约为2-4mm,若关节间隙增宽提示下尺桡关节脱位,不同年龄人群正常间隙范围可能略有差异,儿童骨骺未闭合可能影响间隙判断。
2.侧位片:能清晰显示下尺桡关节的脱位方向,比如是掌侧脱位还是背侧脱位等,对于判断骨折与关节脱位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性别差异对X线表现影响不大,但生活方式导致的前臂受力情况会影响X线所见骨折及脱位的清晰程度,病史中受伤机制等会帮助医生更好地通过X线片分析病情。
CT检查
1.三维重建:对于一些复杂的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CT三维重建能更精确地显示骨折的立体形态、骨折块的移位情况以及下尺桡关节脱位的详细情况,尤其对于年龄较大、骨折脱位复杂的患者,能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精准的信息,儿童一般尽量避免过多辐射,非必要不首选CT,但病情需要时也可进行,要注意辐射防护。
MRI检查
1.软组织情况:可用于评估周围软组织如韧带、肌腱等的损伤情况,对于判断是否存在隐匿的韧带损伤等有帮助,不同年龄患者软组织表现有差异,女性可能因内分泌等因素在某些软组织病变显示上与男性有细微不同,生活方式中运动强度等会影响软组织损伤程度及MRI表现,病史中有慢性劳损等情况的患者需关注MRI对软组织损伤的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