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感染痊愈可从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及特殊人群等方面判断,症状表现为呼吸道和全身症状消退,实验室检查指标如血常规、CRP、病原学检查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病变改善,特殊人群需结合自身特点综合判断。
全身症状:发热症状消退,体温恢复正常且持续稳定。成人感染消退后不再有发热,儿童体温不再超过37.3℃(腋温)且不再反复发热。同时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情况消失,精神状态恢复如常,成人能正常进行日常活动,儿童能像患病前一样活泼玩耍。
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比例恢复正常范围。一般成人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是(4-1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在50%-70%,若感染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痊愈后会回归正常;儿童白细胞计数因年龄不同有差异,如新生儿白细胞计数(15-20)×10/L,婴儿(11-12)×10/L等,感染控制后会恢复到相应年龄正常范围,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趋于正常。
C反应蛋白(CRP):CRP水平明显下降,恢复至正常参考值内。正常成人CRP小于10mg/L,儿童也有相应年龄段的正常范围,下呼吸道感染时CRP会显著升高,痊愈后CRP值会降低至正常,它是反映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
病原学检查:若之前进行了病原学相关检查,如痰液、血液等标本的病原体检测,病原体检测结果转为阴性。例如通过痰培养检出肺炎链球菌,经过有效治疗后再次痰培养肺炎链球菌阴性;或者核酸检测下呼吸道感染相关病毒呈阴性等,说明病原体已被清除。
影像学检查方面
胸部X线或CT:对于下呼吸道感染引发肺炎等情况,胸部影像学表现较前明显改善。肺炎患者发病时胸部X线或CT可见肺部浸润影,经过治疗后浸润影范围缩小、密度减低或完全吸收。儿童肺炎在影像学上的恢复情况同样如此,原本肺部大片炎症阴影逐渐消散,肺纹理恢复正常等。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痊愈的判断需更加谨慎,除了上述一般指标外,要关注其基础疾病的影响,因为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需确保呼吸道症状改善同时不诱发基础疾病发作。对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痊愈判断,要考虑儿童表达能力有限,更注重观察其整体状态,如饮食、玩耍等情况,同时实验室检查需结合儿童年龄特点准确解读结果。妊娠期女性下呼吸道感染痊愈判断要避免不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主要依据症状缓解及实验室指标恢复等情况,确保对胎儿无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判断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