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骨骨折后需从固定与制动、休息与体位、肿胀与疼痛管理、康复锻炼、饮食、定期复查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固定要牢固,休息时适当抬高受伤手,观察肿胀疼痛,分阶段康复锻炼,保证营养均衡,定期复查调整方案。
休息与体位方面
受伤的手部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使用。在休息时要注意保持合适的体位,一般可以将受伤的手适当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比如坐着或躺着时,用枕头将受伤的手垫高。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注意手部体位的摆放,防止因体位不当导致肿胀加重或影响骨折愈合。
肿胀与疼痛管理方面
密切观察手部肿胀和疼痛情况。如果肿胀明显,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冷敷,但要注意冷敷的时间和温度,一般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冻伤皮肤。疼痛明显时,不要自行盲目服用止痛药,应及时告知医生。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对疼痛的表达可能不太准确,更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手部的反应,如是否哭闹不安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康复锻炼方面
在骨折恢复的不同阶段要进行合理的康复锻炼。早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手指屈伸等小范围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但要避免剧烈活动。随着骨折愈合情况的改善,逐渐增加活动的范围和强度。例如,在骨折后2-3周左右,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开始进行轻度的手指握拳、伸展等锻炼。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康复锻炼要更加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步调整锻炼计划,避免因锻炼不当导致二次损伤。
饮食方面
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要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蛋白质有助于骨折部位的修复,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有利于身体的整体恢复。例如,多喝牛奶可以补充钙,多吃鸡蛋可以补充蛋白质。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满足生长发育和骨折愈合的需求;对于糖尿病患者合并掌骨骨折,要注意饮食中糖分的控制,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同时保证骨折愈合所需营养。
定期复查方面
按照医生的安排定期进行复查,通过X线等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一般骨折后1-2周要进行首次复查,之后根据骨折愈合进度定期复查。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和康复建议。例如,如果发现骨折愈合缓慢,可能会调整康复锻炼计划或给予相应的促进骨折愈合的建议。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定期复查更为重要,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