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s骨折是桡骨远端距关节面2.5cm以内多由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成年及老年人常见,受伤机制是腕背伸、手掌着地、前臂旋前致暴力传至桡骨远端,局部有疼痛肿胀等表现,典型畸形为侧面“银叉”、正面“枪刺样”,X线可诊断,治疗有手法复位外固定和手术治疗,康复分早期和后期,不同人群有特点,儿童少且骨骼弹性大,老年人易骨质疏松致愈合慢等,女性发生率相对高需防跌倒,男性康复要遵规律。
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伤后腕部疼痛、肿胀、压痛明显,活动受限。骨折处典型的畸形表现为侧面看呈“银叉”畸形,正面看呈“枪刺样”畸形。
全身表现: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若为严重外伤导致的colles骨折,需注意是否合并其他部位损伤。
影像学表现:X线检查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是诊断colles骨折的重要依据,可发现桡骨远端骨折线、骨折端移位等情况。
治疗
手法复位外固定:多数colles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后用石膏或夹板固定。复位的目标是恢复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包括恢复掌倾角、尺偏角等。
手术治疗:对于少数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失败或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等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切开复位内固定等。
康复
早期康复:在固定期间,应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上臂肌肉的等长收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后期康复: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腕关节的屈伸、旋转等功能锻炼,可配合物理治疗等促进功能恢复。
不同人群特点
儿童:儿童colles骨折相对较少见,儿童骨骼弹性较大,骨折多为青枝骨折等,治疗上更强调早期复位和适当固定,避免过度治疗影响骨骼发育,康复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儿童的配合度和骨折愈合情况,家长需协助监督康复锻炼。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colles骨折后骨折愈合相对较慢,且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需注意防治骨质疏松,如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康复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剧烈活动加重损伤。
女性:由于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率较高等因素,女性colles骨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应注意预防跌倒等,以降低colles骨折的发生风险,在康复过程中女性可能更关注骨折恢复后对日常生活和手部功能的影响,需要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
男性:男性colles骨折多因外伤等原因引起,在康复过程中男性可能需要更早恢复工作等,但也需遵循骨折康复的规律,确保骨折完全愈合后再进行重体力活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