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90%以上,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致,诊断标准为未用降压药时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等,对不同人群影响及应对不同,与继发性高血压有别,需长期关注管理以降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诊断标准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此外,家庭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等也可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家庭血压监测时,一般建议收缩压≥135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可考虑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则更能反映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等情况。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应对
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和青少年中也可能出现原发性高血压,多与肥胖、遗传等因素有关,需要关注其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增加运动等。成年人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会使血压更易升高。老年人的原发性高血压往往伴随多种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等,血压波动通常较大,更需谨慎调控血压,避免血压过低导致重要脏器灌注不足等情况。
不同性别:在某些年龄段,男性和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情况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一旦患病,对男女的健康威胁相似,都需要积极控制血压。
有特定生活方式人群:对于高盐饮食人群,需指导其减少盐的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应尽量控制在6g以下;过量饮酒者需戒酒或减少饮酒量;精神紧张人群可通过放松训练、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压力;肥胖人群要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减轻体重,一般体重指数(BMI)应控制在18.5-23.9kg/㎡;缺乏体力活动人群应增加有氧运动,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
有病史人群:对于已有心脑血管疾病等病史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更为关键,需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再发,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多种降压药物,并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与继发性高血压的区别
继发性高血压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如肾小球肾炎、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的原发病因,去除病因后,血压可恢复正常或明显降低。而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尚不明确,需要长期进行血压控制和综合管理。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关注和管理的疾病,通过早期诊断、积极控制危险因素、规范治疗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