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性阴道炎由假丝酵母菌引起,阴道环境改变、免疫力下降可致发病,有白带异常、外阴阴道瘙痒等表现,通过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要消除诱因并用抗真菌药,预防需注意卫生等,孕妇和糖尿病患者有特殊注意事项。
发病原因
阴道环境改变:孕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糖原含量升高,酸度增加,容易滋生假丝酵母菌;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会抑制阴道内其他细菌生长,使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糖原含量高,也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
免疫力下降:比如患有免疫缺陷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身体免疫力降低,对假丝酵母菌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病。
临床表现
白带异常:患者白带增多,呈白色稠厚状,像凝乳状或豆腐渣样。这是因为假丝酵母菌感染后,阴道黏膜细胞脱落,与菌丝体、酵母菌和假菌丝等混合形成了这样的白带。
外阴阴道瘙痒:瘙痒症状较为明显,有的患者瘙痒剧烈,会忍不住搔抓外阴,严重影响生活和睡眠。瘙痒程度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外阴部灼热感、性交痛等。
诊断方法
妇科检查: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外阴阴道情况,可见外阴红斑、水肿,常伴有抓痕,严重者可见皮肤皲裂、表皮脱落;阴道黏膜红肿,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上附着有白色块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黏膜面。
实验室检查: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显微镜检查,若发现假菌丝或芽孢即可确诊。也可以进行分泌物培养,以明确假丝酵母菌的种类。
治疗与预防
治疗:一般需要消除诱因,比如停用广谱抗生素、积极治疗糖尿病等。然后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常用的有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等局部用药,对于未婚女性或不宜采用局部用药者,可选用氟康唑等口服药物。
预防: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妇患念珠菌性阴道炎时,由于担心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治疗需更加谨慎。一般以局部治疗为主,避免全身用药,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制剂等,同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因为孕期阴道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胎膜早破、早产等不良后果。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控制不佳时容易反复发生念珠菌性阴道炎,所以这类患者除了针对阴道炎进行治疗外,更重要的是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阴道炎的复发。要遵循糖尿病的饮食和治疗方案,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并规范使用降糖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