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性斜颈有多种症状,包括出生后可触及胸锁乳突肌内梭形、质硬、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的颈部肿块,头向患侧倾斜、下颌转向健侧且随日龄增加偏斜渐明显致面发育不对称,颈部向患侧旋转及健侧侧屈均受限,部分患儿有两眼不在同一平面的眼症状,病情严重未及时治者可出现脊柱侧弯。
颈部肿块:多在出生后可触及颈部肿块,位于胸锁乳突肌内,呈梭形,质硬,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一般在出生后1-2周时较明显,部分患儿的肿块可逐渐缩小甚至消失,但也有部分会持续存在并影响肌肉的正常发育。对于女婴和有家族遗传倾向的患儿,颈部肿块出现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因为女性激素水平等因素可能对胸锁乳突肌的发育有一定影响,家族遗传因素可能使患儿本身的肌肉发育存在潜在的易感性。
头面部偏斜:患儿头会向患侧倾斜,下颌转向健侧。随着日龄增加,这种偏斜会逐渐明显。例如,3个月左右的婴儿在被抱起时,可发现头部习惯性地偏向一侧。长期头面部偏斜会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患侧面部往往较短小,健侧面部相对狭长,双眼、双耳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等。这是因为长期的头位偏斜影响了面部骨骼和肌肉的正常生长发育,年龄越小,这种面部发育不对称的进展可能越快,尤其是在婴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头面部偏斜对其面部外观和后续的心理发育可能都会产生影响。
颈部活动受限:患儿颈部向患侧旋转及向健侧侧屈时均受限。比如,试图将患儿的头转向健侧时会遇到明显阻力。颈部活动受限会影响患儿的日常活动,如转头看东西等,对于婴儿来说,可能会影响其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互动。年龄较小的婴儿由于颈部肌肉力量较弱,颈部活动受限的表现可能相对更易被察觉,而随着年龄增长,虽然肌肉力量有所增强,但头面部偏斜导致的肌肉紧张等因素仍会使颈部活动受限持续存在。
眼睛症状:部分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可能会出现眼睛相关症状,如两眼不在同一平面,即眼位异常。这是由于头面部长期偏斜,导致颈部肌肉牵拉,进而影响了眼部肌肉的平衡。这种眼位异常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影响患儿的视觉发育,导致斜视等问题,尤其对于正在视觉发育关键期的婴幼儿来说,可能会对其未来的视力和立体视觉造成不良影响。
脊柱侧弯:病情严重且未得到及时治疗的患儿,可能会出现脊柱侧弯。这是因为长期的头面部偏斜使身体为了保持平衡,脊柱会发生代偿性侧弯。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柱侧弯可能会逐渐加重,不仅影响患儿的身体外观,还可能影响脊柱的正常功能,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例如可能会影响心肺功能等,因为脊柱侧弯会改变胸腔的正常结构,进而影响呼吸和心脏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