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是脊柱冠状面偏离中线侧弯伴旋转和矢状面生理曲度改变,青少年高发,X线测Cobb角>10°可诊,轻侧弯可康复训练、戴支具,重需手术;驼背是胸椎后凸角增大,分姿势性和病理性,X线测胸椎后凸角超范围可诊,姿势性靠纠正姿势、形体训练,病理性针对原发病治疗并配合锻炼,两者在定义外观、影像学、对身体功能影响及干预治疗上均有差异。
驼背:主要是胸椎后凸角度增大的一种脊柱畸形。常见的原因有姿势性驼背,多与长期不良姿势有关,像儿童时期坐姿、站姿不正确,长时间弯腰驼背等;病理性驼背可见于佝偻病、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驼背的诱因有差异,老年人可能因骨质疏松等原因导致驼背加重。
影像学表现差异
脊柱侧弯:通过X线检查可测量Cobb角,这是诊断脊柱侧弯的重要指标,Cobb角大于10°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弯。X线片上能清晰看到脊柱在冠状面的侧方弯曲、旋转情况等。对于青少年脊柱侧弯,定期进行X线检查监测Cobb角的变化很重要,不同生长阶段的青少年,Cobb角的正常范围和异常变化的处理方式不同。
驼背:X线检查可测量胸椎后凸角,正常胸椎后凸角约20°-40°,当胸椎后凸角增大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诊断为驼背。比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X线检查除了能看到胸椎后凸增大,还可能有骶髂关节的改变等特征性表现。
对身体功能影响的不同
脊柱侧弯:轻度脊柱侧弯可能对身体功能影响不明显,但随着侧弯加重,可能会影响心肺功能,因为脊柱侧弯会导致胸廓畸形,影响肺部的发育和正常功能,进而影响呼吸功能;还可能影响脊髓神经,严重时出现下肢麻木、无力等神经受压表现。不同年龄的患者,心肺功能受影响的程度和表现不同,儿童期脊柱侧弯对心肺功能的潜在影响需要早期关注和干预。
驼背:轻度驼背可能主要影响外观和体态,而严重驼背会影响胸廓活动度,导致呼吸功能受限,同时可能压迫脊柱前方的脏器,引起消化功能等方面的问题。老年人严重驼背可能会影响行动能力,增加跌倒的风险等。
干预与治疗差异
脊柱侧弯:轻度脊柱侧弯可通过康复训练,如特定的体操锻炼、佩戴支具等进行干预。支具佩戴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侧弯程度等定制,青少年患者佩戴支具时要注意佩戴的时间、舒适度等,并且要定期复查调整支具。对于重度脊柱侧弯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驼背:姿势性驼背主要通过纠正不良姿势,进行形体训练来改善。比如进行挺胸抬头的训练、瑜伽等锻炼。病理性驼背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佝偻病患者需要补充维生素D和钙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需要进行抗风湿等治疗,同时配合脊柱功能锻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