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急性胃炎呕吐要及时止吐与补充水分,保持正确体位、短暂禁食后逐步恢复清淡易消化饮食;若呕吐频繁等伴其他症状需就医检查,可能遵医嘱药物辅助;婴儿要密切关注脱水情况、精细调整喂养,较大儿童要心理安抚且遵医嘱用药,需据呕吐情况采取对应措施,依病情决定就医及用药,关注不同年龄段小孩护理观察重点。
一、及时止吐与补充水分
1.保持正确体位:小孩发生急性胃炎呕吐时,应让其采取侧卧姿势,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比如可以将小孩的上半身稍微垫高,头部偏向一侧。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要注意及时清理口腔和鼻腔内的呕吐物。
2.短暂禁食:一般在呕吐发生后的短时间内(通常1-2小时),让胃肠道适当休息,暂停进食固体食物,但可以少量多次给予口服补液盐溶液,以预防脱水。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要注意喂养频率和每次的量;人工喂养的婴儿,可先暂停普通配方奶喂养,改为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
3.逐步恢复饮食:当呕吐缓解后,可逐渐恢复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稀粥、烂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甜、过酸的食物,让胃肠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二、就医评估与可能的药物辅助
1.就医检查:如果小孩呕吐频繁、量多,或者伴有发热、腹痛、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症状,应及时带小孩到医院就诊。医生可能会进行血常规、大便常规等检查,以明确引起急性胃炎的原因,是感染性因素还是非感染性因素等。例如,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可能需要进一步判断感染的具体情况。
2.药物辅助(需遵医嘱):如果存在细菌感染且有相应指征,可能会用到抗生素等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判断和处方。一般情况下,首先以非药物干预为主来缓解症状和恢复胃肠道功能。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群体:婴儿急性胃炎呕吐时更要密切关注脱水情况,因为婴儿脱水症状可能不典型,但进展较快。要严格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给予口服补液盐,注意观察婴儿的前囟、眼窝是否凹陷,皮肤弹性是否变差等脱水表现。同时,婴儿的喂养调整要更加精细,严格遵循逐步恢复饮食的原则,避免因饮食不当导致呕吐再次加重。
2.较大儿童:较大儿童急性胃炎呕吐时,除了遵循上述一般原则外,要注意心理安抚,因为较大儿童可能会因为呕吐不适产生焦虑情绪,但也要引导其配合治疗措施,如正确服用口服补液盐等,但具体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随意用药。
总之,小孩急性胃炎呕吐需根据呕吐情况采取相应的止吐、补水措施,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就医及是否采用药物治疗,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小孩有不同的护理和观察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