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可能与遗传、不良刺激等因素有关,营造良好沟通环境需耐心倾听、放慢语速;通过练习朗读、讲故事引导正确说话;要关注孩子心理状态,避免指责批评、给予心理支持,儿童口吃纠正需家长长期陪伴耐心引导,严重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勿用不科学方法致不良影响。
一、了解口吃原因
口吃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若家族中有口吃患者,孩子患口吃的概率相对较高;也可能是孩子在语言发育关键期受到不良刺激,比如突然遭受惊吓、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环境中,或者模仿他人口吃等原因导致。
二、营造良好沟通环境
1.耐心倾听:当孩子尝试说话出现口吃时,家长要保持耐心,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表达,不要打断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接纳。比如孩子说“我我我……今天去了公园”,家长可以微笑着看着孩子,轻轻说“慢慢说,妈妈等着你”。
2.放慢语速:家长自己在与孩子交流时,要放慢说话的速度,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语言交流榜样。这样可以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流畅说话的节奏。例如家长和孩子说“小朋-友-你-今-天-吃-了-什-么”,用缓慢且清晰的节奏来表达。
三、引导正确说话训练
1.练习朗读:选择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儿歌、短文等让孩子进行朗读训练。从短句子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孩子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比如先让孩子朗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每天坚持一段时间,有助于孩子熟悉语言节奏,提高语言表达的流畅度。
2.讲故事法:鼓励孩子把自己听到的故事或者想象的故事讲出来。家长可以先给孩子示范怎么生动地讲故事,然后让孩子尝试。在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孩子组织语言,连贯地表达。例如家长先给孩子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然后让孩子复述,当孩子在复述过程中出现口吃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重新组织语言,再进行讲述。
四、关注孩子心理状态
1.避免指责批评: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口吃而指责、批评孩子,这样会让孩子更加紧张、自卑,从而加重口吃症状。要让孩子知道口吃是可以慢慢纠正的,给予孩子足够的信心。
2.给予心理支持:多给予孩子正面的心理支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被信任的。可以通过拥抱、鼓励的话语等方式让孩子放松心情,比如经常对孩子说“宝贝,你已经很棒了,妈妈相信你会越来越好”。
特殊人群(儿童)温馨提示
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口吃的纠正需要家长的长期陪伴和耐心引导。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灵活调整纠正方法,避免给孩子造成额外的心理压力。如果孩子口吃情况较为严重,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寻求专业语言治疗师的帮助,不要自行采用不科学的方法给孩子纠正,以免对孩子的心理和语言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