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骨折治疗分保守和手术。无移位或轻度移位者可保守,用三角巾悬吊患肢3-6周,固定期做手指手腕活动,拆除后循序渐进肩关节锻炼;有明显移位、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或累及关节盂影响稳定性者需手术,手术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术后护理伤口并早期锻炼,不同人群治疗康复有差异,要据具体情况选合适方法,关注恢复情况采取个体化措施。
一、保守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肩胛骨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比如一些稳定性较好的骨折,骨折端移位不明显,对肩关节功能影响较小的情况。
固定方法:通常采用三角巾悬吊患肢,限制肩关节的活动,一般需要悬吊3-6周,在此期间要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儿童患者由于骨骼的生长潜力和可塑性,在保守治疗时需要更加密切地观察骨折部位的对位对线情况,因为儿童骨折愈合相对较快,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移位加重。
2.康复锻炼:在固定期间,要进行手指、手腕的主动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拆除固定后,逐渐开始肩关节的功能锻炼,包括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活动,但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暴力活动。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康复锻炼的强度和进度有所不同,儿童的康复锻炼需要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儿童的配合程度和恢复情况调整锻炼方案。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当肩胛骨骨折存在明显移位,如关节面移位超过4mm,或者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或者骨折累及关节盂影响肩关节稳定性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骨折导致肩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破坏严重,影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和稳定性,就需要通过手术来恢复骨折的对位对线和肩关节的稳定性。
手术方法: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通过手术将骨折端复位,并使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固定骨折部位。对于儿童患者,由于骨骼的特殊性,手术中要特别注意内固定材料的选择和操作,尽量减少对儿童骨骼生长的影响,手术操作要更加精细,避免损伤骨骺等重要结构。
2.术后处理:术后需要进行伤口的护理,预防感染。同时,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但要避免影响骨折的固定。一般术后2-3天就可以开始进行肩袖等周围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术后1-2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锻炼。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术后康复锻炼要更加注重安全性和耐受性,因为老年人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锻炼时要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
总之,肩胛骨骨折的治疗需要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特别是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治疗和恢复的影响,采取相应的个体化治疗和康复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