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骨折术后又脱位是指孟氏骨折术后桡骨头再次脱位,可能由手术、康复不当、创伤性因素导致,临床表现为相关症状,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诊断,处理需依情况采取措施,预防要手术精准、康复得当、避免外伤并告知注意事项。
可能的原因
手术因素:手术中对骨折端的固定不够牢固,或者桡骨头周围的软组织修复不理想,导致其稳定性不足。例如,内固定物的选择不当、固定位置不准确等,使得骨折愈合过程中无法为桡骨头提供稳定的支撑,从而容易再次脱位。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正常的孟氏骨折结构中,尺骨骨折复位固定以及桡骨头的妥善处理是维持其稳定的关键,手术操作若未能达到理想的复位和固定效果,就为术后脱位埋下隐患。
康复不当:患者在术后康复阶段没有遵循正确的康复计划进行功能锻炼。过早或过度的活动可能会影响骨折的愈合以及桡骨头的位置稳定性。比如,康复锻炼时的活动幅度、频率不符合要求,导致桡骨头承受异常应力而发生脱位。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康复需求不同,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康复时更要谨慎把控锻炼强度;成年人康复时也需依据骨折愈合进程逐步调整锻炼方案。
创伤性因素:术后患者受到外力撞击等创伤,即使是相对较轻的外力,也可能导致原本已经相对稳定的桡骨头再次脱位。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意外碰撞、摔倒等情况,对于术后局部结构还未完全恢复到正常强度的部位来说,就可能引发脱位。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肘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肘部外观可能出现桡骨头脱位的相应表现,如肘部外形改变等。不同年龄患者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由于自我表述能力有限,可能更以哭闹、局部不愿活动等为主要表现。
诊断:主要依靠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看到桡骨头的位置情况,明确是否发生再次脱位以及骨折端的愈合等状况。
处理及预防
处理:一旦发现孟氏骨折术后又脱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可能需要再次进行复位,复位后可能需要重新固定或者根据情况考虑再次手术等。比如,如果是轻度的再次脱位,可先尝试手法复位,复位后用石膏等进行外固定;若手法复位困难或脱位情况复杂,则可能需要手术复位并调整内固定等。
预防:手术中要确保骨折端复位准确,内固定牢固可靠,同时妥善处理桡骨头周围软组织。术后严格遵循康复计划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避免过早、过度活动。对于不同年龄患者,给予个性化的康复指导,儿童康复时家长要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监督孩子按照康复方案进行锻炼;成年人也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避免术后受到外伤。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包括避免外伤、正确康复锻炼等方面的内容,降低术后又脱位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