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出现呕吐与炎症刺激、发热影响、咳嗽牵连有关,护理时要注意体位、饮食调整、病情观察,婴幼儿需特殊护理,大多肺炎引起的呕吐随病情控制可缓解,若持续不缓解或伴严重症状预后较差。
一、小儿肺炎出现呕吐的原因
(一)炎症刺激
小儿肺炎时,肺部存在炎症反应,炎症可能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呕吐。例如,肺炎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等物质可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使得胃内容物反流而出现呕吐症状。
(二)发热影响
肺炎常常伴有发热症状,发热会使机体代谢加快,胃肠道蠕动减慢,消化酶活性降低,从而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容易引发呕吐。一般来说,体温升高时,胃肠道的消化环境改变,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就可能导致呕吐。
(三)咳嗽牵连
小儿肺炎时咳嗽较为常见,剧烈的咳嗽会使腹压升高,进而引起胃部压力变化,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引发呕吐。咳嗽时胸部和腹部的肌肉运动较为剧烈,这种机械性的刺激容易牵连到胃部,导致呕吐发生。
二、针对小儿肺炎呕吐的护理与注意事项
(一)体位护理
呕吐时应将小儿的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对于婴幼儿,可将其上半身适当抬高,保持侧卧姿势;较大的儿童也应采取合适的体位,避免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二)饮食调整
患病期间小儿的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可少量多餐。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可以给予小米粥、软面条等食物,既补充营养又易于消化。同时,要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防止因呕吐导致脱水,但需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再次引起呕吐。
(三)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小儿呕吐的频率、呕吐物的性状等情况。如果呕吐频繁,或呕吐物为黄绿色、带血等异常性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因为这可能提示病情有变化,如出现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可能。同时,还要关注小儿的精神状态、体温、咳嗽等其他肺炎相关症状的变化,综合判断病情。
(四)特殊人群(婴幼儿)注意事项
婴幼儿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善,在护理上要更加精细。更换体位时动作要轻柔,保持呼吸道通畅要时刻留意。喂养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避免在小儿哭闹剧烈时喂奶,防止因腹压增加而引发呕吐。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婴儿,要注意奶嘴的流速,避免流速过快导致小儿吞咽不及而呕吐。
三、小儿肺炎呕吐的预后情况
大多数小儿肺炎引起的呕吐,随着肺炎病情的控制,呕吐症状也会逐渐缓解。一般来说,经过规范的抗感染治疗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后,肺炎病情得到改善,炎症消退,发热、咳嗽等症状缓解,胃肠道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呕吐也就会停止。但如果呕吐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精神萎靡、持续高热等,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预后相对较差,需要及时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