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需早期筛查与诊断,新生儿期通过体格检查初步判断,婴儿期可观察表现并超声检查;不同年龄阶段治疗不同,6个月以内用Pavlik吊带,6个月-18个月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18个月以上需切开复位手术;康复训练很重要,治疗后要长期随访;早产儿和有家族史儿童需特殊考虑。
婴儿期检查:随着婴儿成长,还可通过观察双侧髋关节皮肤褶皱是否对称、下肢不等长等表现来初步怀疑疾病,对于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进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对婴儿髋关节发育情况的评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在早期发现髋关节的微小病变,不受骨质遮挡的影响,是婴儿期筛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重要手段。
不同年龄阶段的治疗
6个月以内婴儿:多采用Pavlik吊带治疗,通过将髋关节保持在屈曲、外展的位置,促进髋关节正常发育,此阶段婴儿髋关节可塑性强,Pavlik吊带治疗的有效率较高,一般需要持续佩戴数周甚至数月,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观察髋关节发育情况。
6个月-18个月婴儿:多需要进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等治疗,通过手法复位后用石膏将髋关节固定在合适位置,促使髋关节恢复正常结构,该阶段仍有一定的髋关节塑形潜力,但相较于新生儿期难度有所增加。
18个月以上儿童:多需要进行切开复位手术治疗,因为此时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已发生挛缩等改变,闭合复位难以成功,切开复位手术可以重新调整髋关节的解剖结构,为髋关节的正常发育创造条件,但术后恢复相对复杂,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与随访
康复训练:无论是采用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的患儿,康复训练都至关重要。保守治疗患儿在佩戴支具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下肢肌肉锻炼,如腿部的屈伸运动等;手术后患儿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髋关节的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康复训练的目的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随访:治疗后需要长期随访,观察髋关节的发育情况和功能恢复情况。随访时间可能贯穿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因为髋关节的发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密切监测髋关节是否存在再脱位等情况,一般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等,以评估髋关节的形态和功能。
特殊人群考虑
早产儿:早产儿由于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生风险可能相对较高,需要更加密切地进行髋关节筛查,因为早产儿的身体各系统发育都较足月儿滞后,髋关节的发育也可能存在更多不确定性,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早产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预后尤为重要。
有家族史的儿童:有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家族史的儿童属于高危人群,需要在出生后更早开始进行髋关节筛查,且筛查频率可能需要适当增加,因为遗传因素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家族中有相关病史的儿童自身患病风险相对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