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炎患者可进行有氧运动(游泳、平地快走)、力量训练(股四头肌收缩锻炼、靠墙静蹲)、关节活动度锻炼(坐位屈膝、仰卧位抬腿),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老年患者要循序渐进等,年轻患者避免运动损伤,肥胖患者选对运动并配合体重管理计划。
平地快走:选择平坦的路面,保持适当的速度,速度以自我感觉稍快但仍能平稳行走为宜。对于中老年膝关节炎患者,每天坚持快走20-30分钟,能促进膝关节血液循环,增强腿部肌肉力量来稳定膝关节。有研究显示,长期坚持平地快走的膝关节炎患者,其膝关节的炎症指标有所改善,关节功能逐步提升。
力量训练
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坐在椅子上或平躺在床上,伸直腿部,用力收缩大腿前面的股四头肌,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这种锻炼有助于增强股四头肌力量,对膝关节起到稳定和保护作用,年轻患者和中老年患者均可进行,能有效改善膝关节的稳定性,减轻关节压力。
靠墙静蹲:背部紧贴墙壁,双脚与肩同宽,慢慢下蹲,使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与地面垂直,保持这个姿势,时间从每次30秒开始,逐渐增加到每次1-2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有一定运动基础的膝关节炎患者较为适用,能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但对于年龄较大、平衡能力较差的患者,需有人在旁协助,防止摔倒。
关节活动度锻炼
坐位屈膝: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将患侧下肢伸直,然后慢慢弯曲膝关节,尽量使脚跟靠近臀部,保持10秒后缓慢伸直,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2-3组。不同年龄的膝关节炎患者都可进行,能维持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年轻患者可适当增加活动度,中老年患者能防止关节活动度进一步下降。
仰卧位抬腿:平躺在床上,伸直患侧下肢,慢慢抬起,使下肢与床面成30-45度角,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组左右。该锻炼适合各年龄段膝关节炎患者,有助于增强髋关节和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促进关节活动度恢复。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膝关节炎患者锻炼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锻炼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缓慢行走几分钟,锻炼后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轻柔按摩膝关节周围肌肉。同时,要选择合适的锻炼场地,确保地面平坦、无障碍物,防止摔倒。
年轻患者:年轻膝关节炎患者在进行力量训练和关节活动度锻炼时,可适当增加锻炼强度,但也要注意避免运动损伤。如果在锻炼过程中出现膝关节明显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及时就医。
肥胖患者:肥胖会加重膝关节的负担,这类患者在锻炼时更要注意选择对膝关节压力小的运动,如游泳。同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体重管理计划,配合适当的锻炼来减轻膝关节的负荷,随着体重的减轻,膝关节的症状有望得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