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骨折康复训练分早期(1-2周)、中期(2-4周)、后期(4周以上),早期进行手指、手腕活动及肩部肌肉等长收缩;中期开展肘关节屈伸及上臂肌肉力量训练;后期进行肩关节全方位及肘关节旋转活动并加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需依骨折愈合阶段循序渐进,考虑个体差异,异常及时就医。
肩部肌肉等长收缩:进行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即肩部肌肉用力收缩但不产生关节活动,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可进行3-4组。这种练习可以维持肩部肌肉的力量,避免肌肉废用性萎缩。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的患者,要注意避免在血压波动较大时进行过度的等长收缩练习,防止因血压升高影响康复或导致不适。
中期康复训练(骨折后2-4周)
肘关节屈伸活动: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开始进行肘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可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例如,坐在椅子上,上臂固定,缓慢屈伸肘关节,每次活动10-15分钟,每天3-4次。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关节活动度恢复相对较慢,要更加耐心,逐步增加活动幅度,避免强行过度活动导致损伤。可以配合热敷等物理治疗辅助关节活动,但要注意温度适中,防止烫伤。
上臂肌肉力量训练:进行上臂肌肉的主动收缩训练,如使用轻重量的哑铃(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重量,一般从1-2公斤开始)进行屈肘、伸肘等动作,每组10-15次,每天3-4组。对于女性患者,要考虑到力量相对较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训练强度和重量。同时,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呼吸均匀,避免憋气导致血压升高等不良影响。
后期康复训练(骨折后4周以上)
肩关节全方位活动:进行肩关节的全方位活动训练,包括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等。可以通过爬墙法进行训练,面对墙壁站立,患侧手指沿墙壁缓慢向上爬行,逐渐提高爬墙的高度;也可以进行毛巾操等练习,利用毛巾辅助进行肩关节的各个方向活动,每次活动20-30分钟,每天2-3次。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在康复训练时要注意监测血糖,防止因运动导致血糖波动过大,运动前后可适当监测血糖,根据情况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
肘关节旋转活动:进行肘关节的旋转活动训练,如双手握住木棍,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旋转动作,每次旋转10-15圈,每天3-4次。同时加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如穿衣、洗漱、进食等动作的练习,逐步恢复患肢的正常功能。对于儿童患者,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时,要结合其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辅助工具或简化动作,帮助其逐步恢复自理能力,并且要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增强康复的信心。
肱骨骨折康复训练需要根据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逐步进行,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合理调整训练方案。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如果出现疼痛加剧、肿胀明显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训练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