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分期包括充血水肿期(发病1-2天,肺叶肿胀、暗红,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有浆液性渗出液,患者有高热、咳嗽等表现)、红色肝变期(发病3-4天,肺叶明显肿大、暗红、质实如肝,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有大量红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患者咳铁锈色痰,X线可见大片致密阴影)、灰色肝变期(发病5-6天,肺叶仍肿大,由红转灰白、质实如肝,镜下见肺泡腔内纤维素性渗出物增多,中性粒细胞多、红细胞少,患者痰液由铁锈色痰转为黏液脓痰,X线可见大片致密阴影)、溶解消散期(发病1周左右,病变肺组织质地变软、渐近痊愈,镜下见中性粒细胞大多变性、坏死,巨噬细胞明显增多,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症状体征减轻消失,X线可见阴影逐渐变淡、消散),不同年龄段人群大叶性肺炎分期表现有差异,儿童症状更不典型,老年人炎症反应不如青壮年明显,诊断治疗需考虑其特殊情况。
充血水肿期:发病1-2天,病变肺叶肿胀、暗红色。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的浆液性渗出液,其内混有少量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此期患者可有高热、咳嗽等表现,因渗出液中细菌可通过肺泡间孔(Cohn孔)或呼吸性细支气管向邻近肺组织蔓延,而使部分肺组织受累。
红色肝变期:发病第3-4天,病变肺叶明显肿大,重量增加,呈暗红色,质地变实,切面灰红,似肝脏,故称红色肝变期。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仍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的红细胞和逐渐增多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少量纤维素。此期患者咳出的痰液多为铁锈色痰,是因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崩解后,形成含铁血黄素随痰液咳出。X线检查可见大片致密阴影。
灰色肝变期:发病第5-6天,病变肺叶仍肿大,但充血消退,由红色逐渐转变为灰白色,质实如肝,故称灰色肝变期。镜下见肺泡腔内纤维素性渗出物增多,纤维素网中见大量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较少。此期渗出物中的纤维素网使肺泡内的中性粒细胞不易通过肺泡间孔向邻近肺组织扩散,白细胞吞噬细菌,释放大量蛋白水解酶,使渗出物中的纤维素被溶解。患者咳出的痰液由铁锈色痰转为黏液脓痰。X线检查可见大片致密阴影。
溶解消散期:发病后1周左右进入该期,病变肺组织质地变软,病灶消失,渐近痊愈。镜下见中性粒细胞大多变性、坏死,巨噬细胞明显增多。渗出物中的纤维素被溶解,由淋巴管吸收或经气道咳出。此期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X线检查可见病变区域的阴影逐渐变淡、消散。
不同年龄段人群大叶性肺炎的分期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大叶性肺炎在各期的症状可能相对成人更不典型,需密切观察。老年人由于机体反应性较差,各期的炎症反应可能不如青壮年明显,在诊断和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情况,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以促进患者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