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骨骨折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复位、固定)、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和康复治疗(早期、后期康复,不同患者康复有差异),非手术治疗针对无明显移位或手法复位良好者,手术治疗用于明显移位等情况,康复治疗分早期和后期且依患者情况调整。
一、非手术治疗
复位:对于没有明显移位或经过手法复位后位置良好的指骨骨折,首先要进行复位。医生会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通过手法将移位的骨折端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例如,对于一些简单的闭合性指骨骨折,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
固定:复位成功后需要进行固定,以保持骨折端的稳定,促进骨折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等。小夹板固定适用于一些相对稳定的指骨骨折,通过合适的小夹板对骨折部位进行外部固定,限制骨折部位的活动;石膏固定则是用石膏绷带围绕受伤手指及周围组织进行塑形固定,为骨折愈合提供稳定的环境。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的生长特性,在固定时需要更加注意固定的松紧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和骨骼正常发育。
二、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当指骨骨折存在明显移位,手法复位无法达到满意的解剖复位,或者骨折是开放性骨折等情况时,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中医生会通过切开皮肤,暴露骨折部位,然后使用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如克氏针、钢板等将骨折端固定。克氏针固定是比较常用的方法,通过将克氏针穿过骨折两端的骨骼,起到固定骨折的作用。在儿童指骨骨折手术中,克氏针的选择和操作需要特别谨慎,要考虑到儿童骨骼的生长,尽量选择对骨骼生长影响较小的克氏针,并注意克氏针的位置和固定强度。钢板固定则适用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指骨骨折,能够提供更稳定的固定效果,但手术相对复杂一些。术后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定期进行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康复治疗
早期康复:在骨折固定后早期就需要开始康复治疗,主要包括手指的屈伸活动练习等。通过轻柔的手指屈伸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例如,指导患者进行缓慢的手指握拳、伸指动作,每次练习时间和次数可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协助进行康复训练,要注意训练的强度和方式,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部位移位。
后期康复:随着骨折逐渐愈合,可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和难度。进行手指的力量训练,如使用握力器进行握力练习等,同时进行手指的精细动作训练,如捡取小物件等,以恢复手指的正常功能。在康复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根据骨折愈合进度调整康复训练方案。不同年龄、性别和病史的患者在康复治疗中的具体训练强度和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康复训练需要更加循序渐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则需要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前提下进行康复训练,确保康复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