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哮喘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遗传具明显倾向且相关基因影响多种功能;环境因素中过敏原暴露分室内外,空气污染、感染、烟草烟雾暴露、气候因素等均与发病相关,室内过敏原可通过保持清洁等预防,室外过敏原可通过减少外出等防护。
衍生需求-遗传因素的具体机制
哮喘相关基因可能参与调控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网络、气道上皮细胞的功能等。例如,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影响Th1/Th2细胞平衡,正常情况下Th1细胞分泌干扰素-γ等细胞因子,介导细胞免疫,Th2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5等细胞因子,参与体液免疫,哮喘患儿往往存在Th2细胞功能亢进,Th1/Th2失衡,而遗传因素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调控作用,使得小儿的免疫系统更容易向Th2细胞优势方向偏移,增加哮喘发病风险。
环境因素
过敏原暴露:
室内过敏原:屋尘螨是最常见的室内过敏原,其排泄物、尸体碎片等可引发小儿哮喘发作。宠物皮屑也是常见过敏原,如猫、狗的皮屑中含有的过敏原蛋白可被小儿吸入后致敏。室内霉菌如青霉、曲霉等在潮湿环境中容易滋生,小儿接触后也可能诱发哮喘。
室外过敏原:花粉是常见的室外过敏原,在花粉传播季节,空气中大量花粉飘散,小儿接触后可能引发气道过敏反应。常见的引起过敏的花粉有豚草花粉、蒿属花粉等。
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2.5等可刺激小儿气道,损伤气道上皮细胞,降低气道的防御功能,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例如,长期暴露在污染空气中的小儿,气道炎症反应更容易被激活,导致哮喘发作频率增加。
感染因素:病毒感染是诱发小儿哮喘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感染。病毒感染可损伤气道上皮,引起气道炎症,改变气道的免疫状态,使得小儿更容易发展为哮喘。此外,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感染等也可能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细菌感染可引发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气道的病理改变。
其他环境因素:
烟草烟雾暴露:小儿如果暴露在吸烟环境中,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烟草烟雾中的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可损伤气道上皮,刺激气道黏液分泌,降低气道的纤毛运动功能,增加哮喘的发病几率。孕妇在孕期吸烟或被动吸烟,还可能影响胎儿的气道发育,使得胎儿出生后更易患哮喘。
气候因素:气温、湿度、气压的变化也可能影响小儿哮喘的发作。例如,寒冷空气可刺激气道,引起气道痉挛;湿度的剧烈变化可能影响过敏原的存活和传播等,从而与哮喘的发病相关。
衍生需求-环境因素中过敏原暴露的预防措施
对于室内过敏原,应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定期清洗床单、被套、窗帘等,可使用防螨床垫、枕头套等;避免在室内饲养宠物;对于霉菌污染,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降低室内湿度。对于室外过敏原,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小儿外出,尤其是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外出时可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