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过敏性哮喘发作可通过脱离过敏原、使用缓解药物、保持正确体位、调整环境来应对,儿童和老年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要分别做好相应处理以缓解症状、避免意外及加重基础疾病等。
一、脱离过敏原
1.确定过敏原:夜间过敏性哮喘发作往往与接触过敏原有关,首先要明确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动物毛发等。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可通过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来确定具体过敏原。例如尘螨过敏的患者,要保持卧室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床罩等。因为尘螨是常见的室内过敏原,在夜间睡眠时,人体与床铺接触时间长,容易接触到尘螨而诱发哮喘。
2.避免接触过敏原:明确过敏原后,要尽量避免接触。如果是花粉过敏,在花粉传播季节,夜间应关闭窗户,减少花粉进入室内;如果是动物毛发过敏,应避免饲养宠物或让宠物进入卧室等。
二、使用缓解哮喘症状的药物
1.短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可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哮喘症状。其作用机制是激动气道平滑肌的β受体,引起气道平滑肌松弛,从而扩张支气管。但此类药物不宜长期单独使用,仅作为缓解急性发作的临时用药。对于夜间哮喘发作的患者,可在发作时按需使用。
2.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起到舒张支气管、减少黏液分泌的作用。与β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可增强支气管舒张作用,适用于夜间哮喘伴有咳嗽症状的患者。
三、保持正确的体位
1.半卧位:夜间哮喘发作时,患者可取半卧位,这样可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部淤血,同时有助于膈肌下降,扩大胸腔容积,改善呼吸功能。半卧位时上半身抬高30°-50°,可使用枕头或靠垫支撑身体,使呼吸更顺畅,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
四、环境调整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与适宜的温湿度: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较为适宜。过冷或过热、过干或过湿的环境都可能刺激呼吸道,诱发哮喘发作。可以使用加湿器来调节室内湿度,使用空调来控制室内温度。例如,干燥的空气会使呼吸道黏膜干燥,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容易诱发哮喘;而过冷的空气会刺激气道,引起支气管痉挛。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夜间哮喘发作时,家长要保持冷静。在使用药物时要格外谨慎,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同时,要确保儿童采取正确的体位,如半卧位,并密切观察儿童的呼吸、面色等情况。如果发作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因为儿童的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2.老年患者:老年夜间哮喘患者在发作时,要注意避免因呼吸困难导致的跌倒等意外。在调整体位时要缓慢进行,防止头晕等情况发生。同时,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的影响,如是否有心脏病等,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