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不同阶段有相应康复训练,早期1-2周进行手指屈伸、肩部和肘部肌肉等长收缩;中期2-6周开展腕关节活动度、前臂旋转训练;后期6周以上进行力量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各阶段训练针对不同年龄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以促进骨折恢复和上肢功能恢复。
肩部和肘部肌肉等长收缩:进行肩部的耸肩运动以及肘部的肌肉等长收缩,即肌肉用力收缩但不产生关节活动,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组。等长收缩可以维持肌肉的力量,防止肌肉萎缩,对于桡骨骨折患者维持上肢整体肌肉功能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患者在进行时,要根据自身耐受程度调整,儿童需在家长正确指导下进行,老年患者要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不适。
中期康复训练(骨折后2-6周)
腕关节活动度训练:可进行腕关节的屈伸、尺偏和桡偏活动。屈伸活动时,缓慢将手腕向上弯和向下弯,尺偏是手腕向小拇指一侧弯曲,桡偏是向大拇指一侧弯曲,每个方向每次活动保持10-15秒,重复10-15次,每天3-4组。通过腕关节的活动度训练,可以逐步恢复腕关节的正常功能,促进骨折部位周围组织的修复和关节功能的恢复。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关节柔韧性相对较好,但仍需注意活动幅度不宜过大;老年患者关节灵活性较差,训练时要更加缓慢、轻柔。
前臂旋转训练:患者可坐位或卧位,进行前臂的旋转运动,先做旋前(手掌向下转动),再做旋后(手掌向上转动),每次旋转可进行10-15次,每天3-4组。前臂旋转训练有助于恢复前臂的旋转功能,这对于日常生活中使用手臂进行各种动作非常重要。不同年龄患者在进行旋转训练时,要根据自身恢复情况调整速度和幅度,儿童要防止因力量不足或幅度不当造成二次损伤,老年患者要避免因关节退变等原因导致训练困难。
后期康复训练(骨折后6周以上)
力量增强训练:可以进行握力器训练,通过握握力器来增强手部和前臂的力量,每次握3-5秒,然后松开,重复20-30次,每天3-4组;还可以进行哑铃的轻度负重训练,如手持小哑铃进行屈伸腕关节等动作,逐渐增加重量,以增强上肢肌肉力量。力量增强训练有助于患者恢复正常的上肢功能,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儿童患者由于骨骼仍在发育,要选择适合儿童力量的小重量器材进行训练;老年患者要根据自身骨骼强度等情况选择合适的重量,避免因力量过大导致骨折部位再次受损。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进行穿衣、洗漱、持物等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模拟日常实际场景,让患者逐步恢复上肢的日常功能。例如练习用受伤的手穿衣扣纽扣、拿取杯子等。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时,要注意安全,确保患者在训练过程中不会因为动作不协调等原因摔倒或造成再次损伤。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要根据其生活习惯和恢复程度进行个性化的训练指导,儿童患者可能需要家长更多的协助来完成日常活动训练,老年患者则要注重训练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