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老人股骨颈骨折后需先全面评估,包括骨折情况和全身状况,治疗方式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有风险且影响生活质量,手术可选人工关节置换术等,术后要做好基础护理、康复锻炼和营养支持,同时关注高龄老人生理心理特点及基础疾病控制。
一、评估与诊断
90岁老人股骨颈骨折后,首先要进行全面评估。通过体格检查初步判断骨折情况,再借助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明确骨折的类型,比如是头下型、经颈型还是基底型骨折等。因为90岁老人身体机能下降,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像高血压、糖尿病、心肺疾病等,所以还需评估老人的全身状况,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以确定能否耐受手术等治疗措施。
二、治疗方式选择
(一)非手术治疗
对于身体状况极差、无法耐受手术的90岁老人,可考虑非手术治疗。包括持续皮牵引或骨牵引,牵引期间要密切观察皮肤情况,防止出现压疮等并发症。同时需长期卧床,这就需要加强护理,比如定期翻身,防止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但非手术治疗可能会带来较多并发症,且骨折愈合时间长,老人生活质量会受到较大影响。
(二)手术治疗
1.人工关节置换术:如果老人全身状况允许,人工关节置换术是较为常用的手术方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对创伤较小,能使老人较快恢复行走功能,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要注意预防感染、脱位等并发症,早期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不过,90岁老人术后康复相对缓慢,需要家人耐心协助康复训练。
2.闭合复位内固定术:这种手术方式对老人创伤相对小一些,但骨折愈合率相对人工关节置换术低,且90岁老人骨折愈合能力差,术后发生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的风险较高,所以临床应用相对较少。
三、术后护理与康复
1.基础护理:术后要密切观察老人生命体征变化,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对于长期卧床的老人,要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鼓励老人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2.康复锻炼:术后根据老人恢复情况逐步进行康复锻炼。早期可进行肌肉收缩舒张锻炼,防止肌肉萎缩;病情稳定后,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锻炼等,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关节脱位等情况发生。康复锻炼要循序渐进,充分考虑老人90岁的高龄因素,避免因锻炼不当造成二次损伤。
3.营养支持:90岁老人身体恢复需要充足营养,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保证老人营养摄入,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恢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90岁老人属于高龄人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生理和心理特点。生理上要关注其器官功能衰退的情况,在治疗和护理中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各器官功能;心理上要关心老人情绪,给予心理疏导,让老人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同时,要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如高血压老人要控制血压稳定,糖尿病老人要控制血糖等,这些基础疾病的控制对老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