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衣高血压是指诊室测压高、家测或动态血压监测正常的现象,与紧张等致激素升血压有关,诊断靠诊室、家测、动态血压监测,对健康有潜在影响,儿童、老年人有特殊情况,处理需定期监测、调整生活方式,有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要积极控制。
发生机制
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患者见到穿白大衣的医护人员后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有关,这种情绪会促使体内分泌如肾上腺素等升血压的激素,从而导致在诊室测量时血压升高,而在相对放松的家庭环境中血压能恢复正常。
诊断方法
诊室血压测量:医生使用标准的血压测量设备,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测量患者血压,此时血压升高。
家庭自测血压:患者在家中按照正确的自测血压方法测量血压,通常血压值在正常范围内,一般诊室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而家庭自测血压收缩压<135mmHg和舒张压<85mmHg。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该监测可以持续记录患者24小时内不同时间的血压情况,能够更全面地评估血压的波动情况,白大衣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中诊室测量时间点的血压升高,而其他时间段血压正常。
对健康的影响
虽然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在诊室外血压正常,但长期来看,这类人群发生高血压相关靶器官损害(如心脏肥厚、肾功能损害等)的风险可能高于血压始终正常的人群。有研究表明,白大衣高血压患者未来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的概率较血压正常人群高。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也可能出现白大衣高血压,由于儿童表达情绪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成人不同,家长需要注意在带孩子就诊时观察孩子的情绪状态,并且可以通过家庭自测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来进一步明确孩子的血压情况。如果发现儿童有白大衣高血压情况,要关注其日常的生活方式,如避免过度紧张的生活环境,鼓励孩子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适当运动、合理饮食等,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白大衣高血压在老年人中也较为常见。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白大衣高血压对老年人的血管、心脏等器官的潜在影响需要重视。在就诊时要考虑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可能老年人对就医环境更敏感,更容易出现白大衣高血压情况。在评估老年人血压情况时,除了诊室血压测量,更要结合家庭血压监测和动态血压监测来全面判断,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在生活方式调整上要考虑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如适当运动应选择温和的方式,饮食要注意低盐低脂等。
处理建议
对于确诊为白大衣高血压的患者,首先要定期监测血压,建议至少每3-6个月进行一次血压监测,可以选择家庭自测血压或定期到医院复查。
调整生活方式是基础,包括保持健康的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维持)、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6克)、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戒烟限酒等。
如果患者同时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糖尿病等),需要更加积极地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以降低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