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支气管扩张的检查包括影像学、纤维支气管镜及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初步筛查但有局限;胸部高分辨率CT是重要诊断方法,能清晰显示特征表现。纤维支气管镜可直接观察并明确病因、进行治疗。痰液检查可了解病原菌指导治疗,血液检查中血常规及炎症标志物可反映炎症状态,不同年龄段及特殊人群检查有相应特点。
一、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常规胸片:可发现支气管壁增厚形成的“轨道征”或“戒指征”,以及肺纹理增粗、紊乱等表现。但对于一些早期或病变较轻的支气管扩张,可能无法清晰显示,特别是病变位于肺野深部时。在儿童中,由于其胸廓、肺部组织的生理特点,胸部X线检查需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要权衡检查的必要性与辐射风险。对于有基础病史的儿童,如曾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胸部X线检查能初步筛查支气管扩张的可能征象。
2.胸部高分辨率CT(HRCT)
优势: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支气管扩张的部位、范围和形态。可以发现支气管呈柱状、囊状或曲张状扩张,支气管壁增厚等特征性表现。其分辨率高,能准确观察到亚段及更远端的支气管情况。在不同年龄人群中,HRCT的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的支气管相对较细,HRCT下的表现需要结合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扩张。对于有长期咳嗽、咳痰等症状怀疑支气管扩张的患者,HRCT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1.作用
可以直接观察支气管内的情况,明确是否存在异物、肿瘤、狭窄等导致支气管扩张的原因。对于一些因气道内病变引起的继发性支气管扩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气道状况等进行调整,儿童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要选择合适的镜体尺寸,操作要更加轻柔,避免对气道造成损伤。对于有咯血症状的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还可以同时进行止血等治疗操作,但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和气道状况。
三、实验室检查
1.痰液检查
涂片及培养:可以了解痰液中是否存在病原菌,如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助于指导抗感染治疗。通过对痰液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可以观察到炎症细胞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痰液收集的方法有所不同,儿童可能需要特殊的痰液收集装置或方法来获取合格的痰液标本。例如,对于婴幼儿,可能需要通过刺激咳嗽等方式收集痰液,但要注意避免污染。
2.血液检查
血常规:急性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升高。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正常血常规指标范围不同,儿童的白细胞计数在不同年龄阶段有其正常范围,感染时的变化也有特点。例如,婴儿白细胞计数相对较高,感染时升高的幅度可能与年长儿有所不同。
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标志物可能升高,反映体内的炎症状态。CRP在感染发生后数小时内即可升高,病情好转时迅速下降,可用于监测病情的活动度和治疗效果。在特殊人群如老年人中,炎症标志物的变化可能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