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狭窄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病史采集需问外伤、感染、医源性等史及症状;体格检查观呼吸及听诊肺部;影像学检查有X线、CT、支气管碘油造影,CT较重要;支气管镜检查是金标准,可直接观察及取组织病理。不同年龄患者检查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是气管-支气管狭窄诊断的重要起始步骤。要了解患者是否有气管-支气管部位的外伤史,比如胸部外伤导致气管、支气管受损;是否有感染病史,像结核杆菌感染累及气管-支气管引发狭窄;是否有医源性因素,例如长时间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操作后出现狭窄;还要询问患者的症状出现时间、症状表现(如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以及症状的进展情况等。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病史特点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有先天性发育异常相关病史,女性患者在某些特殊生理时期可能因激素等因素对症状有一定影响,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可能因长期刺激增加相关疾病风险。
二、体格检查
1.胸部体征
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深度,有无三凹征等。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常出现呼吸费力,呼吸频率增快,严重时可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的三凹征。
听诊肺部,可闻及呼吸音异常,如呼吸音粗糙、减弱或伴有哮鸣音等。狭窄部位不同,听诊表现可能有差异,近端狭窄可能闻及高调呼吸音,远端可能因通气不足出现呼吸音减低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体格检查表现也有特点,儿童因胸廓等生理结构特点,体征可能相对不典型,但呼吸困难等表现可能更突出。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胸部正侧位X线片可初步了解气管、支气管的大致形态,观察是否有气管狭窄导致的气管轮廓改变、肺纹理改变等。但X线检查对于轻度狭窄或早期狭窄可能显示不敏感,因为其分辨率相对有限。
2.CT检查
高分辨率CT(HRCT)是诊断气管-支气管狭窄的重要影像学手段。它可以清晰地显示气管、支气管的横断面图像,能够准确判断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以及是否伴有周围组织的病变等。例如,可以测量狭窄段气管的直径、狭窄的长度等指标,为诊断和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不同年龄患者进行CT检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扫描参数等,儿童患者要注意辐射剂量的合理控制。
3.支气管碘油造影
对于一些复杂的气管-支气管狭窄情况,支气管碘油造影可显示狭窄部位的详细形态,包括狭窄的部位是局限性还是弥漫性等。但该检查属于有创检查,目前应用相对较少,多在其他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时考虑。
四、支气管镜检查
1.直接观察
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气管-支气管狭窄的金标准。通过支气管镜可以直接观察气管、支气管腔内的情况,明确狭窄的部位、程度、外观(如狭窄是膜性还是瘢痕性等)以及狭窄周围的情况,还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狭窄的性质(如炎性狭窄、肿瘤性狭窄等)。
在儿童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要特别注意操作的轻柔性,选择合适型号的支气管镜,避免对儿童气道造成进一步损伤。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在检查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变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