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会带来多方面不良影响,包括影响骨折愈合致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引发髋关节功能障碍、增加肺部感染风险、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对生活质量造成长期负面影响,如长期疼痛、活动受限、心理问题等,且各影响的发生率等情况也有相关数据体现。
一、影响骨折愈合及导致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股骨颈骨折后,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会受到影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臀下动脉和闭孔动脉的吻合支组成的动脉环,而股骨颈骨折可能会损伤这些血管,导致股骨头缺血。据相关研究,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较高,约为20%-40%左右,这会严重影响骨折的正常愈合过程,进而导致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例如,青壮年发生股骨颈骨折后,由于自身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血液供应破坏严重,仍可能出现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的情况;而老年人本身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发生股骨颈骨折后更易出现骨折愈合不良的问题。
二、引发髋关节功能障碍
股骨颈骨折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或进行限制活动等治疗措施,这容易导致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问题。长期的关节制动会使髋关节的活动度下降,肌肉力量减弱。有临床数据显示,股骨颈骨折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约有30%-5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髋关节功能障碍,表现为髋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如屈伸、内收外展等功能受限,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像行走、上下楼梯等都变得困难。对于老年人来说,髋关节功能障碍会极大地降低其生活自理能力,增加照料负担;而对于青壮年,也会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三、增加肺部感染风险
股骨颈骨折患者由于受伤后行动不便,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尤其是老年人,其肺功能本身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研究表明,股骨颈骨折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约为10%-20%。例如,患者卧床期间,痰液积聚在肺部,若不能有效咳出,就会引发肺部炎症,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四、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
股骨颈骨折后,下肢长时间制动,静脉血流缓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引发深静脉血栓。据统计,股骨颈骨折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可高达40%-60%。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若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会引起肺栓塞,这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后都有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尤其是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血液黏稠度相对较高,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五、对生活质量造成长期负面影响
股骨颈骨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患者可能会长期遭受疼痛困扰,即使骨折愈合后,也可能存在髋关节慢性疼痛等问题。同时,由于髋关节功能障碍等情况,患者的日常活动受限,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交、工作等活动,心理上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研究发现,约有60%以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受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无法恢复到受伤前的生活状态,这对患者及其家庭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