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可艾灸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激发阳气、清热解表)、风池穴(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疏风散寒、通利官窍)、肺俞穴(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调理肺气、宣肺解表),艾灸时要注意小儿年龄、个体差异、环境因素,且感冒高热、皮肤破损感染、小儿饥饿疲劳时不宜艾灸。
小儿感冒可艾灸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激发阳气、清热解表)、风池穴(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疏风散寒、通利官窍)、肺俞穴(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调理肺气、宣肺解表),艾灸时要注意小儿年龄、个体差异、环境因素,且感冒高热、皮肤破损感染、小儿饥饿疲劳时不宜艾灸。
一、小儿感冒艾灸常用部位
(一)大椎穴
1.位置: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2.作用及原理: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艾灸此穴能激发阳气、清热解表。小儿感冒多与外邪侵袭、阳气被遏有关,艾灸大椎穴可促进机体阳气运行,帮助驱散外邪,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恶寒等症状。有研究表明,艾灸大椎穴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病邪的抵御能力。
(二)风池穴
1.位置:在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2.作用及原理: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艾灸风池穴可疏风散寒、通利官窍。小儿感冒若有头痛、颈项强痛等症状,艾灸风池穴能起到疏风解表、通络止痛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感冒不适。通过刺激风池穴,可调节经络气血,使外邪从表而解。
(三)肺俞穴
1.位置: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作用及原理:肺俞穴是肺的背俞穴,艾灸肺俞穴可调理肺气、宣肺解表。小儿感冒多累及肺脏,艾灸肺俞穴能使肺气通畅,增强肺的宣发肃降功能,缓解感冒导致的咳嗽、气喘等症状。临床实践发现,艾灸肺俞穴对小儿感冒引起的呼吸道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促进肺部气血流通,减轻炎症反应。
二、艾灸注意事项
(一)年龄因素
小儿皮肤娇嫩,在艾灸时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把控。年龄较小的婴儿皮肤更薄,耐受力差,艾灸时更要谨慎,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从短时间开始尝试,如每次艾灸3-5分钟,观察小儿反应后再酌情调整。
(二)个体差异
不同小儿对艾灸的耐受程度不同。有些小儿可能艾灸后反应良好,症状缓解,但有些小儿可能对艾灸不敏感或出现不适。在艾灸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小儿的面色、呼吸、精神状态等,若出现哭闹不安、皮肤发红过度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艾灸。
(三)环境因素
艾灸时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小儿着凉。艾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立即吹风,防止外邪再次侵袭。同时,艾灸的环境要通风良好,防止烟雾过多刺激小儿呼吸道。
(四)禁忌情况
若小儿感冒伴有高热(体温超过38.5℃以上且持续不退等较严重情况),单纯艾灸可能不足以解决问题,应及时就医,不宜仅依赖艾灸;另外,皮肤有破损、感染的部位附近不宜艾灸;小儿过于饥饿、疲劳时也不宜立即艾灸,应待小儿状态平稳后再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