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性脑病有神经精神症状(早期头痛、头晕等,继之意识障碍等,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和呼吸系统症状(原有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加重等),治疗包括改善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人工气道,不同年龄管理有别)、氧疗(低流量持续吸氧,依病情调浓度流量)、控制感染(据药敏选敏感抗生素,不同年龄选药有考虑)、减轻脑水肿(用脱水剂,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持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等。
一、肺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1.神经精神症状:早期可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工作能力降低等;继之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者呈嗜睡、昏睡状态,重者可出现昏迷。此外,还可出现扑翼样震颤、肌肉抽搐、瞳孔缩小等,严重者可伴有脑水肿、脑疝形成,此时患者可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浅昏迷至深昏迷等表现。不同年龄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表现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肺性脑病时可能更易出现惊厥等表现;老年患者可能基础疾病较多,神经精神症状可能更不典型。对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若出现上述神经精神症状需高度警惕肺性脑病。
2.呼吸系统症状:患者原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气促明显加重,发绀通常较前加重。不同性别患者在呼吸系统症状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女性患者若合并妊娠等特殊情况时,肺性脑病的发生可能会对母婴产生更严重的影响,需特别关注。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可能更严重,发生肺性脑病的风险相对较高;有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若未规范治疗,也是肺性脑病的高危人群。
二、肺性脑病的治疗
1.改善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可通过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等方式。必要时可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证有效的通气。对于不同年龄患者,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需特别注意。儿童由于气道较细,操作需更加精细;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建立人工气道后需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2.氧疗:合理氧疗很重要,一般采用低流量持续吸氧,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但要注意避免高浓度吸氧导致呼吸抑制,不同病情的患者氧疗的浓度和流量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例如,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肺性脑病患者,低流量吸氧有助于改善缺氧同时避免二氧化碳潴留进一步加重。
3.控制感染: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感染是肺性脑病常见的诱因,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能阻断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不同年龄患者对感染的反应和抗生素的选择可能不同,儿童需选用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抗生素,老年患者需考虑肝肾功能等因素合理选择抗生素。
4.减轻脑水肿:可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但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尤其是老年患者和儿童,更要密切监测相关指标,防止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5.其他治疗:维持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等。肺性脑病患者常存在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需及时纠正,以维持内环境稳定。例如,呼吸性酸中毒时,需通过改善通气等措施纠正,同时注意补充钾、钠、氯等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