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术后胸痛有多种常见原因,包括血管相关的支架内再狭窄、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相关的心肌缺血复发、心肌梗死,还有心理因素以及胸膜炎等胸壁病变等,不同因素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情况有所差异,且各因素导致胸痛的机制和特点不同。
支架内再狭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存在一定概率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情况。这是因为血管内皮在受到损伤后,会出现增生等反应,若过度增生就可能导致支架内狭窄,影响心肌供血,从而引发胸痛。从病理角度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增殖以及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是导致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机制,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都可能发生,一般来说,有高脂血症、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相对更高,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本身就存在血管病变基础,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冠状动脉痉挛: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容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无论是年轻还是老年患者,都有可能发生,女性在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可能相对更易出现,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也会增加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风险,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血管处于相对敏感状态,更易因各种诱因导致痉挛而引发胸痛。当冠状动脉发生痉挛时,血管管径突然变小,心肌供血急剧减少,就会产生胸痛症状。
心肌相关因素
心肌缺血复发:虽然进行了冠心病手术,但患者的冠状动脉可能存在其他未处理部位的病变,或者原病变部位虽然通过手术改善,但患者本身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未得到良好控制、血糖控制不佳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心肌氧供需失衡,引发心肌缺血复发进而出现胸痛。不同年龄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风险更高;男性和女性在激素水平、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影响心肌缺血复发的概率,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本身心肌已经处于相对脆弱状态,更容易出现心肌缺血复发情况。
心肌梗死:是较为严重的情况,术后如果冠状动脉急性血栓形成等原因导致心肌急性缺血坏死,就会发生心肌梗死,出现剧烈胸痛,同时可能伴有出汗、胸闷等症状。任何年龄、性别都有可能发生,有冠心病病史、血糖血脂控制不佳、吸烟等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显著升高,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血管内皮等处于不稳定状态,更易因各种诱因导致心肌梗死。
其他因素
心理因素: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也可能导致胸痛症状出现。在各个年龄、性别人群中都可能发生,尤其是性格较为敏感、术后恢复过程中承受较大精神压力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本身对疾病的担忧等心理因素就可能影响,而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精神紧张等也会加重这种心理因素对胸痛的影响。心理因素导致的胸痛往往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可能会得到改善。
胸膜炎等胸壁病变:术后患者可能因为手术创伤等原因导致胸膜炎等胸壁病变,引起胸痛。不同年龄、性别患者都可能发生,手术创伤是诱因,有基础肺部疾病等患者相对更易出现,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在术后身体处于相对虚弱状态,更易并发胸壁病变而导致胸痛,这种胸痛往往有胸壁局部的压痛等表现,与心脏相关的胸痛在疼痛特点等方面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