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分早期(术后1-2周)、中期(术后2-6周)、后期(术后6周以上)。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踝泵运动;中期开展膝关节屈伸、直腿抬高训练;后期进行膝关节全方位活动度、肌力强化训练,不同年龄患者训练时需注意相应事项,要依患者具体恢复情况循序渐进开展。
踝泵运动:患者平卧或坐姿,缓慢用力勾起脚尖,尽量使脚尖朝向自己,然后再缓慢下压,使脚尖朝向远离自己的方向,一组10-15次,每天3-4组。踝泵运动可以促进足部血液回流,预防踝关节僵硬和深静脉血栓,儿童进行时要注意动作的轻柔,老年患者则要根据自身关节活动度调整幅度。
中期康复训练(术后2-6周)
膝关节屈伸训练:在医生允许下开始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可采用卧位屈膝法,患者仰卧,健侧下肢伸直,患侧下肢缓慢屈膝,尽量使脚跟靠近臀部,然后再缓慢伸直,重复进行,每次屈伸幅度逐渐增加,从30°左右开始,逐渐增加到60°-90°,每组10-15次,每天3-4组;也可采用坐位垂腿法,患者坐在床边,患侧小腿自然下垂,利用重力作用使膝关节逐渐屈曲,然后用双手扶大腿使其缓慢伸直。对于儿童患者,由于骨骼肌肉发育尚未成熟,训练幅度和力度要严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影响骨骼正常发育;老年患者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较差,训练时需家人在旁保护,防止摔倒。
直腿抬高训练:患者仰卧,患侧下肢伸直,缓慢抬高,使下肢离开床面约15-30cm,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每组10-15次,每天3-4组。直腿抬高训练可以增强股四头肌力量,有助于膝关节的稳定。儿童进行此训练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老年患者要根据自身体力调整抬高的高度和坚持时间。
后期康复训练(术后6周以上)
膝关节全方位活动度训练:包括进一步增加膝关节的屈伸幅度,可进行靠墙静蹲训练,患者背靠墙壁,双脚与肩同宽,缓慢下蹲,使膝关节屈曲角度逐渐增加,但要注意下蹲角度一般不超过90°,保持30-60秒后缓慢站起,重复进行,每组10-15次,每天3-4组;还可进行上下楼梯训练,开始时可先借助扶手,健侧下肢先上楼梯,然后患侧下肢跟上,下楼梯时患侧下肢先下,然后健侧下肢跟上,逐渐增加上下楼梯的频率和难度。儿童在进行上下楼梯训练时,需要家长在旁全程陪同保护,防止发生意外;老年患者进行靠墙静蹲和上下楼梯训练时要特别注意平衡,如有不适立即停止训练。
肌力强化训练:可进行抗阻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股四头肌抗阻伸膝训练,患者坐在椅子上,患侧下肢套上弹力带,然后缓慢伸直膝关节进行抗阻,每组10-15次,每天3-4组;还可以进行单腿站立平衡训练,患者在平衡垫上或平地上,患侧下肢单腿站立,尽量保持身体平衡,从每次站立10-15秒开始,逐渐增加站立时间,每天进行2-3次。儿童进行抗阻训练时要选择合适阻力的弹力带,避免阻力过大影响肌肉正常发育;老年患者单腿站立平衡训练时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防止摔倒受伤。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患者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调整训练方式和强度,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