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引起阻塞性肺炎时会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发热(因肿瘤阻塞致局部炎症、致热原作用体温调节中枢)、咳嗽(肿瘤刺激及气道反应性增高)、咳痰(炎症刺激腺体分泌及细菌感染致炎性渗出增多)、呼吸困难(通气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影响气体交换)、胸痛(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炎症刺激胸膜)、咯血(肿瘤组织血管丰富或侵犯血管致破裂出血),儿童和老年患者在各症状上有不同特点需关注。
一、症状表现
(一)发热
特点:肺癌引起阻塞性肺炎时,患者多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可为低热,体温在37.3-38℃左右,也可为高热,体温超过38.5℃甚至更高。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尚不完善,发热可能更为多变,且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儿童高热可能引发惊厥等并发症。在老年患者中,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发热可能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出现。
机制:肿瘤阻塞支气管,导致局部引流不畅,细菌等病原体容易在阻塞部位繁殖,从而引起炎症反应,释放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
(二)咳嗽
特点:咳嗽是常见症状,多为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有咳痰。儿童患者可能不能准确表达咳嗽情况,但会表现出频繁的呛咳样表现或咳嗽频率增加。老年患者咳嗽可能较为顽固,且由于呼吸功能相对较弱,咳嗽时可能伴有气促等表现。
机制:肿瘤刺激支气管黏膜,以及阻塞引起的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咳嗽反射频繁发生。如果合并有细菌感染,痰液分泌会增多,从而出现咳痰。
(三)咳痰
特点:痰量一般不多,若合并细菌感染,痰液可变为脓性。儿童患者咳痰能力较弱,可能表现为咽部有痰响或咳出少量黏痰。老年患者咳痰时可能因无力咳出而导致痰液在气道内潴留,加重气道阻塞。
机制:炎症刺激气道黏膜,使腺体分泌增加,同时阻塞部位细菌感染进一步导致炎性渗出物增多,形成痰液。
(四)呼吸困难
特点:随着阻塞性肺炎的发展,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轻度时可能仅在活动后感到气促,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会有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儿童患者呼吸困难可能更为明显,因为儿童的呼吸储备能力相对较低,且气道较狭窄,阻塞后更容易出现通气障碍。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础肺疾病,合并阻塞性肺炎后呼吸困难会进一步加重,可能影响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等。
机制:支气管阻塞导致通气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影响气体交换,从而引起呼吸困难。
(五)胸痛
特点: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多为隐痛或钝痛,疼痛部位与肿瘤阻塞的部位相关。儿童患者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或用手触摸胸部等异常表现。老年患者胸痛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需要仔细观察其疼痛相关表现。
机制: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炎症刺激胸膜等,导致胸痛。
(六)咯血
特点:少数患者可出现咯血,咯血量一般较少,为痰中带血,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较大量咯血。儿童患者咯血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出现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儿童气道较窄,大咯血可能导致窒息等严重后果。老年患者咯血也需要警惕,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进一步评估。
机制:肿瘤组织血管丰富,炎症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或肿瘤侵犯血管,引起血管破裂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