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炎可通过非药物、药物、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依年龄和生活方式选择运动,有急性损伤病史者先咨询医生)和物理治疗(热敷、电疗);药物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注意适用人群禁忌)和软骨保护剂(特殊人群咨询医生);手术治疗包括关节镜手术(适用于有游离体、半月板损伤等情况者,有严重基础病史者术前评估)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适用于终末期患者,老年患者术后需密切护理康复)。
一、非药物治疗
(一)运动疗法
1.对于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的人群:
对于年轻且活动量较大的膝关节炎患者,可进行游泳运动,游泳时膝关节不负重,能有效锻炼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如股四头肌等,增强膝关节稳定性,一般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
对于中老年人群,可选择平地慢走,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行走距离,每天可进行1-2次,每次15-30分钟,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行走姿势,避免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
2.病史方面:
有膝关节急性损伤病史的患者,在运动开始前应先咨询医生,待膝关节恢复稳定后再逐步开展运动疗法,避免加重膝关节损伤。
(二)物理治疗
1.热敷:
对于多数膝关节炎患者,可通过热敷来缓解症状,一般使用温度适宜的热毛巾或热敷袋,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热敷能促进膝关节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肌肉紧张。不同年龄人群均可使用,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2.电疗: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可用于缓解膝关节炎疼痛,通过电极片将特定频率的电流作用于膝关节周围,刺激神经末梢,干扰疼痛信号的传导。对于不同年龄和病史的患者,需由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电疗参数。
二、药物治疗
(一)非甾体抗炎药
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需注意不同药物的适用人群和可能存在的禁忌。例如,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应谨慎选择非甾体抗炎药,可优先考虑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药物,但具体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遵循医生的专业指导。
(二)软骨保护剂
如氨基葡萄糖等软骨保护剂,可促进软骨细胞合成,保护关节软骨。一般适用于各种年龄的膝关节炎患者,但对于孕妇或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使用前需咨询医生。
三、手术治疗
(一)关节镜手术
1.适用情况:
对于膝关节内有游离体、半月板损伤等情况的膝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关节镜可以清晰观察膝关节内部结构,进行清理、修复等操作。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情况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年轻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遵循术后康复计划。
2.病史方面:
有严重心肺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手术风险会增加,需要在术前进行全面评估,由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1.适用情况:
对于终末期膝关节炎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一般适用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患者,但具体还需根据患者的膝关节病变程度、全身健康状况等综合判断。
2.特殊人群:
老年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需要更加密切的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同时要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步进行康复训练,以达到较好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