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骨折患者需在休息与活动上避免过度劳累、适度康复锻炼;日常要保持正确姿势、注意保护骨折部位;饮食要均衡营养、控制饮食量;还需按时复查以了解恢复情况,特殊人群需依自身情况调整,有基础病者复查更关键。
一、休息与活动方面
1.避免过度劳累:陈旧性骨折患者日常要注意避免受伤部位过度劳累,比如上肢陈旧性骨折患者应减少提拿重物等加重上肢负担的活动。因为过度劳累可能会导致骨折部位再次受到应力刺激,影响骨折部位的恢复,甚至可能引发疼痛等不适症状。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更要注意休息,防止因劳累加重身体负担。
2.适度康复锻炼:根据骨折的部位和恢复情况进行适度的康复锻炼。例如下肢陈旧性骨折在恢复到一定阶段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行走锻炼,但要注意行走的时间和强度,以不引起骨折部位明显疼痛和不适为宜。康复锻炼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对于儿童陈旧性骨折患者,康复锻炼要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选择适合儿童身体发育阶段的锻炼方式,避免因锻炼不当影响骨骼正常发育。
二、日常姿势与保护
1.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立,都要注意保持骨折部位的正确姿势。比如脊柱陈旧性骨折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以防加重脊柱的负担,影响骨折恢复,甚至可能导致脊柱畸形等严重后果。对于老年陈旧性骨折患者,由于骨骼强度下降,更要时刻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防止因姿势不当引发骨折部位的不适。
2.注意保护骨折部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陈旧性骨折部位,避免再次受到碰撞等外伤。例如上肢骨折患者在做家务等活动时,可以佩戴护具保护受伤上肢;下肢骨折患者在行走时要小心,避免摔倒再次伤及骨折部位。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陈旧性骨折患者,由于伤口愈合能力相对较弱,更要加强对骨折部位的保护,防止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三、饮食营养方面
1.均衡营养摄入: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蛋白质有助于骨折部位的修复,如多吃瘦肉、鱼类、蛋类等;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可通过喝牛奶、吃豆制品等补充钙元素;维生素对于骨骼代谢等也有重要作用,可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的陈旧性骨折患者,要根据自身特殊的营养需求,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确保营养均衡,以促进骨折恢复。
2.控制饮食量: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因为体重过重会增加骨折部位的负担,不利于陈旧性骨折的恢复。对于肥胖的陈旧性骨折患者,要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来控制体重,可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制定科学的减肥计划,选择低热量、高营养的食物,同时结合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游泳等对骨折部位压力较小的运动。
四、定期复查方面
1.按时复查:按照医生制定的复查计划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通过复查可以了解骨折部位的恢复情况,如骨折愈合的程度、是否有新的并发症等。例如一般在骨折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等时间节点进行复查,通过X线等检查手段来评估恢复状况。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陈旧性骨折患者,定期复查尤为重要,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与基础疾病相关的问题,同时监测骨折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