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其形成原因包括软组织退行性变(年龄增长致软组织退变,女性更年期前后因激素变化加速;长期过度活动、不良姿势致慢性劳损)、肩部外伤及固定(外伤治疗不当或未充分恢复、肩部固定致组织粘连)、肩外因素(神经系统疾病如颈椎病、脑部疾病致肩部活动受限,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影响肩部血液循环引发)。
一、肩周炎的定义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
二、肩周炎的形成原因
(一)软组织退行性变
1.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腱、韧带等会发生退行性改变。一般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的退变较为明显,肩关节的稳定性和柔韧性下降,更容易发生肩周炎。例如,肩袖中的肌腱纤维会逐渐老化,弹性降低,承受外力的能力减弱,从而增加了肩周炎发生的风险。
对于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加速软组织的退变过程,使得女性在该阶段肩周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2.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慢性劳损是引发肩周炎的常见原因。例如,从事需要频繁肩关节活动的职业,如打字员、画家等,肩关节长期处于过度使用状态,软组织反复受到摩擦、牵拉,容易导致慢性损伤,进而引发肩周炎。
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等,会使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软组织营养供应不足,加速退变,增加肩周炎发生几率。
(二)肩部外伤及固定
1.肩部外伤
肩部受到急性外伤,如骨折、脱位等,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导致肩关节周围组织出现粘连、纤维化等病理改变。例如,肩关节骨折后,需要长时间固定肩关节,这会引起关节囊、周围韧带等组织的挛缩,从而引发肩周炎。
轻微的肩部扭伤等损伤,若没有得到充分的恢复,也可能逐渐发展为肩周炎。因为损伤后局部的炎症反应如果没有完全消退,会影响肩关节周围组织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进而导致肩周炎的发生。
2.肩部固定
上肢骨折后长时间固定肩关节,会使肩关节活动减少,导致关节囊、周围肌肉等组织发生废用性萎缩和粘连。比如,上肢骨折后用石膏固定肩关节3-4周以上,就可能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逐渐发展为肩周炎。
(三)肩外因素
1.神经系统疾病
颈椎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可能会引起肩部牵涉痛,长期的肩部牵涉痛会导致肩关节周围肌肉痉挛、缺血,进而发展为肩周炎。例如,颈椎病患者由于颈椎病变刺激神经根,引起肩部放射性疼痛,患者为了避免疼痛而减少肩关节活动,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肩关节周围组织粘连,引发肩周炎。
脑部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可能会导致支配肩关节运动的神经功能障碍,引起肩关节活动受限,增加肩周炎的发生风险。
2.心血管疾病
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心肌梗死患者,可能会出现肩部放射性疼痛,由于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应对方式等因素,可能会导致肩关节活动减少,进而引发肩周炎。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后患者发生肩周炎的几率相对较高,这可能与疼痛导致的肩关节制动有关。
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可能会影响肩部的血液循环,使得肩关节周围组织的营养供应受到一定影响,长期下来也可能增加肩周炎的发病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