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的病因包括解剖因素、劳损因素和外伤因素。解剖因素方面,桡骨茎突部骨纤维性鞘管内肌腱活动频繁致摩擦增加,女性、儿童易发病;劳损因素包括职业性劳损(如键盘操作员等)和非职业性劳损(如抱孩子、手工活动等);外伤因素有急性外伤(如手腕挫伤、扭伤致组织炎性反应后鞘管增生肥厚)和慢性积累性外伤(长期反复活动致鞘管退变狭窄),女性因手部活动多等更易患病。
一、解剖因素相关病因
桡骨茎突部有一窄而浅的骨纤维性鞘管,内有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通过。正常情况下,肌腱在鞘管内滑动,但由于解剖结构特点,当手部活动频繁时,肌腱与鞘管之间的摩擦增加。例如,长期从事需要手部反复屈伸、桡侧偏斜活动的工作或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时间使用鼠标、织毛衣、抱孩子等,肌腱在鞘管内的反复摩擦更容易导致鞘管发生炎性反应,这是引发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的重要解剖相关病因。女性由于手部相对较小,且可能更多参与上述需要手部精细活动的家务劳动等,相对男性更容易因解剖因素而患该病。儿童如果有过度抓握、反复手腕桡侧活动等情况,也可能因解剖结构未完全发育成熟,而增加发病风险。
二、劳损因素相关病因
1.职业性劳损:对于从事需要手部频繁屈伸及桡侧偏斜工作的人群,如键盘操作员、木工、烹饪师等,手部的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需要反复进行收缩和舒张活动,肌腱与鞘管之间的机械性摩擦持续增加。长期的这种劳损会使鞘管发生充血、水肿等炎性改变,进而逐渐导致鞘管狭窄,最终引发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例如,长期在工厂流水线从事需要频繁手腕桡侧活动的工作,肌腱与鞘管的摩擦不断累积,患病几率明显升高。
2.非职业性劳损:日常生活中,一些非职业性的频繁手部活动也可导致发病。比如,长时间抱孩子的母亲,在抱孩子过程中需要反复用手腕进行桡侧偏斜等动作来稳定孩子的姿势,手部肌腱反复与鞘管摩擦;还有热衷于编织、刺绣等手工活动的人,手部的反复活动也会使肌腱与鞘管摩擦增多,从而增加患病风险。儿童如果过度玩耍需要频繁手腕桡侧活动的玩具等,也可能因非职业性的劳损因素引发该病。
三、外伤因素相关病因
1.急性外伤:手部受到急性外伤时,如手腕部的挫伤、扭伤等,可能直接导致桡骨茎突部的肌腱或鞘管受损。受伤后局部组织会出现炎性反应,在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导致鞘管的纤维组织增生、肥厚,进而引起鞘管狭窄。例如,在运动过程中手腕突然受到外力撞击或扭转,造成桡骨茎突部肌腱及鞘管的急性损伤,后续可能引发狭窄性腱鞘炎。儿童在玩耍过程中如果发生手腕的急性扭伤等外伤,也可能因外伤因素导致该病,且儿童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外伤后更易出现修复过程中的异常改变。
2.慢性积累性外伤:除了急性外伤外,长期的慢性积累性外伤也可引发该病。比如,经常用手进行一些需要反复施加力量的活动,虽然每次力量不大,但长期积累下来也会对桡骨茎突部的肌腱和鞘管造成损伤。这种慢性积累性外伤会使鞘管逐渐出现退变,鞘膜增厚,管腔变窄,从而引发狭窄性腱鞘炎。例如,长时间用手进行一些重复性的精细动作,虽然单次动作的力量不大,但长期下来肌腱与鞘管的摩擦不断累积,最终导致发病。女性由于日常手部活动相对较多,且可能更易出现慢性积累性外伤,如频繁提拿较轻物品但次数多等情况,也增加了患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