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准备工作:评估患者情况,包括骨折类型、移位及健康状况等,准备小夹板、绷带、衬垫等物品。
二、操作步骤:清洁皮肤,放置衬垫,依次放置掌侧板、背侧板、桡侧板、尺侧板,用绷带均匀用力绑扎固定,注意检查血液循环。
三、固定后注意事项:抬高患肢,定期复查X线调整夹板,指导患者适当功能锻炼,根据不同患者情况调整相关事项。
一、准备工作:评估患者情况,包括骨折类型、移位及健康状况等,准备小夹板、绷带、衬垫等物品。
三、固定后注意事项:抬高患肢,定期复查X线调整夹板,指导患者适当功能锻炼,根据不同患者情况调整相关事项。
一、准备工作
1.评估患者情况:首先要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骨折的类型、移位情况等,同时了解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有无皮肤过敏等特殊情况。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骨折恢复情况可能不同,儿童骨折愈合相对较快,但也需谨慎操作;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操作时要更加轻柔。
2.准备物品:准备合适的小夹板、绷带、衬垫等物品。衬垫一般选用棉垫等柔软材质,要准备足够数量以保证固定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二、操作步骤
1.清洁皮肤:用肥皂水清洁患者桡骨远端骨折部位的皮肤,去除油污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这有助于减少皮肤感染的风险,不同皮肤状态的患者清洁程度可能需适当调整,如皮肤有破损则要格外注意清洁消毒方式。
2.放置衬垫:在骨折部位的掌侧、背侧、桡侧、尺侧放置合适的衬垫。掌侧衬垫要注意避免影响腕关节的掌屈和背伸功能,背侧衬垫不宜过厚以免影响外观和后续观察,桡侧和尺侧衬垫要保证对骨折端起到良好的支撑和保护作用,衬垫的放置要均匀、平整。
3.放置夹板:
掌侧板:长度从肘横纹至掌指关节,宽度以能覆盖桡骨远端掌侧为宜,将掌侧板放置在骨折部位掌侧。
背侧板:长度与掌侧板相同,放置在骨折部位背侧,要保证背侧板与掌侧板相对应,对骨折端起到双向的固定作用。
桡侧板:长度从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宽度要能覆盖桡骨远端桡侧,放置在桡侧。
尺侧板:长度从肱骨内上髁至尺骨茎突,放置在尺侧,尺侧板要注意不要影响尺关节的活动。
4.绑扎绷带:用绷带进行绑扎固定,一般先从骨折部位的远端开始绑扎,逐渐向近端缠绕。绑扎时要均匀用力,保证夹板固定牢固但又不会过紧影响血液循环。绑扎顺序一般为先绕掌背侧,再绕桡尺侧,重复缠绕数圈后打结固定。在绑扎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患者远端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如手指的颜色、温度、感觉等,不同年龄患者血液循环情况不同,儿童相对更敏感,老年患者可能合并血管疾病,更需密切观察。
三、固定后注意事项
1.抬高患肢: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男性还是女性患者都应保持患肢抬高体位,儿童要注意固定患肢的舒适和稳定。
2.定期复查: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端的对位对线情况和夹板固定情况,根据复查结果调整夹板的松紧度等。不同年龄患者复查间隔可能有所不同,儿童骨折愈合快,可能复查间隔相对短一些。
3.功能锻炼指导:在固定期间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如手指的屈伸活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但要注意锻炼的强度和方式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儿童的功能锻炼要更加温和,避免过度活动影响骨折愈合。